索斯比是世界上壽命最長,規模最大,最具權威的一家拍賣行,現在索斯比已經成了可以買賣任何稀缺物品的國際拍賣行的代名詞。
索斯比拍賣行拍賣行是全球規模最大、最老牌的拍賣行,曆史要算到200多年前。1744年3月11日,英國大書商塞繆爾·貝克在倫敦考文特花園的一家酒店以競買喊價的形式出售某爵士的一批藏書。這個賣場被認為是現代形態的第一場拍賣。貝克死後,他的侄子約翰·索斯比被指定為遺產繼承人,約翰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叔叔留下的拍賣公司,“索斯比”誕生了。
那時候好畫和名貴物品仍多以商人私下交易為主,拍賣的方式並不被看好。這樣的狀況差不多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一個叫做彼得·塞西爾·威爾遜的人在“二戰”後執掌索斯比,他決心挑戰交易商對名畫的壟斷。威爾遜推出了“賣方最低保證金”製度,在拍賣前向拍賣委托人提供一筆保證金,以此打消擁有珍品的人對價錢的顧慮。從此索斯比在藝術品市場上獲得尊重,直至呼風喚雨。1983年索斯比因經營不善,被美國房地產商陶布曼收購。成為美資公司後這家拍賣行分成了兩個總部,一個在倫敦,另一個在紐約。
目前他們每年在全球17個國家舉行500多場拍賣會。貝克是能買賣世界上眾多名貴、稀有物品的索斯比拍賣行的創史人。某天,年輕敏捷的書商貝克先生在圖書館整理書庫的時候,看到了掉在地上的書,於是就想書隻要遇到好的主人,也能賣得個好價錢。他最初的嚐試就是將圖書館原本打算丟棄的數百本古典書籍賣給了約翰?斯坦利。雖然拍賣現在已經溶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但在1744年的英國,這是極其冷門的職業。
貝克想辦一個拍賣會,直接在村子裏逐門逐戶地告知來參加拍賣會可以以很便宜的價格購買古董商品,連廣告費都省掉了,這個消息把整個村子攪得天翻地覆,結果有50餘人參與的小型拍賣會總共成交了200英鎊,即便如此,這卻是索斯比拍賣會曆史性的第一步。250年後的今天,貝克創立的索斯比拍賣會在全球100餘個國家創下了年銷售額20億美元的神話。現在索斯比已經成了可以買賣任何稀缺物品的國際拍賣行的代名詞。
讓索斯比拍賣會出名的,當然是稀有物品的拍賣,拿破侖在流放地聖赫勒拿島上讀過的書和遺物、英國王室的遺留物品就是通過索斯比拍賣會向世人公開的。讓索斯比拍賣會走向世界的事件是在1958年,美國著名收藏家戈登施密特收藏的印象派畫家們珍貴的名畫在索斯比拍賣會上的亮相。
在那天的拍賣會上,拍賣師首創先河,以晚禮服穿著示人,顯得莊重而高雅,當天的拍賣會有1400餘人參加,在21分鍾內,7幅畫以曆史上最高的價格全部被賣掉。但新聞報道的焦點並不在此,而是當天出席索斯比拍賣會的人:知名演員安東尼?奎因和柯克?道格拉斯、知名作家毛姆,連溫斯頓?邱吉爾的夫人等社會名流都出現在當天的拍賣會上,讓索斯比拍賣行在世界新聞媒體上搶占了無數的版麵。從那時開始,索斯比拍賣會也成了名流人士的私交場、百萬富翁們巨額財富的展示場、滿足富商們收集欲望的競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