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的時間,拍攝的進度已經過去了五分之一。
樂梨所飾演的鄧綏已經成功進了宮,開啟了人生中的新階段——宮鬥。
鄧綏的宮鬥不算複雜。
事實上,在那個朝代,宮鬥都十分粗暴,能動手是完全不使用陰謀詭計的,而不像是小說中常常描寫的那般三十六計。
“鄧氏女,聰穎而和煦,謹慎又不諂媚,寬濟且識大體。”
她對外的人設堪稱一個妃子的最佳形象。
入宮後的鄧綏,靠著自己與其他人張揚的性格完全不同的性情以及通詩書的高文化水平,毫無疑問地得了寵。
這是她的第一個職業。
鄧綏對皇帝,她的丈夫,自然是沒有灼熱的感情的,她將他當成是自己的國君,能掌控她生死的上司以及能教她一些不懂的事情的老師。
為此,她在處事上更加謹慎。
這一對夫妻之間的劇情在劇中的著墨不算少,因此在演繹這一段的時候,樂梨和飾演皇帝的男演員也費了一番力氣。
兩人的對視間少有炙熱的戀慕,反倒是知己般的了然之意。
這是兩個聰明人之間的互相了解。
他們的感情就如清淺的流水一樣,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緩慢又不明顯,但長久感受後便會明白這樣的好處。
這前期的劇情中,樂梨的站姿與走姿也是有些說頭的。
為了展現身份的區別,這些天裏,她都得控製著動作,最好習慣低著頭走路、回話,看地板。
一直到5月中,這段少女時期的故事終於拍攝到了高潮。
彼時作為皇後的陰氏忌憚著鄧綏日益增加的聲望,以巫蠱之術打算除去她。
鄧綏當然沒有被除去。
這場宮鬥的結果恰恰相反,施以巫蠱的皇後被廢,鄧綏在一係列的操作之後成功登頂後位。
在曆史的記載中,這一段的鄧綏似乎從頭到尾都是撿漏才得來的勝利。
這次的劇本卻沒有采用這一說法。
在《鄧太後傳》的劇本中,鄧綏先是韜光養晦,入宮後就時刻刷著聲望,直激的皇後忍不住出手。
隨後,她將計就計,使皇帝揭穿對方的做法。
最後在皇後即將被廢,自己即將被立的時候,繼續維持著“人淡如菊”的人設。
入宮後的第七年,鄧綏登上後位,至此在丈夫的支持下接觸政事。
“小梨馬上要做太後,我這下是功成身退了!”
飾演皇帝的演員此時臉上還帶著病妝,顯然此時劇中的皇帝已經到了強弩之末的時候。
雖已是皇後的地位,樂梨此時身上穿的依舊是極其樸素的宮裝,隻頭上多出了兩個簪子。
“放心吧陛下,我肯定會做好女君的!”
嗯,第一次做太後,樂梨也有些興奮。
下午繼續拍攝,皇帝在一眾人的送別下,成功駕崩,到這裏,鄧綏也進入了人生又一個新階段——執政太後。
這時差不多已經到了百花獎頒獎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