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輝知道,一個人無論理論上有多精深,思維上有多優秀。脫離了實踐,那就是空想家。有一個偉人說的好,“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得親口嚐一嚐。”王書輝對學生的培養,自然也是十分注重實踐工作的。
因為現在統計科的事情並不是很多,王書輝把陳封找來,把建立布莊,銷售棉布的工作交給他來做。
不同於封建時代的上位者,他們對手下,是通過恐嚇的手段進行挾製。王書輝對於學生交代工作的時候,主要考慮的是,學生在工作實踐中鍛煉能力。他對有些不安的陳封說,“你沒有幹過商業工作,這不要緊的。你沒做過商業工作,我也沒做過商業工作。不能給你更多的理論上的指導。這次給你建立的這個商業實踐小組,主要的工作,就是摸索商業工作怎麼做的。”
“這次一共抽調五個教導營的學生和五個家丁營的家丁,人手都是你自己選。在這次開商鋪的工作中,由你做領導工作。你要記住了,王府的劉六管家,隻是你的顧問。你在做一些工作的時候,遇到不了解的事情,搞不清的人際關係,可以向他谘詢。但是,最終的決定權,在你們十一個人手裏。”
“我給你的工作手冊裏,記錄了具體的工作模式。這個**********,就是一切工作的總原則。遇到大事情,要大家一起商量辦法,這個就是民主。做決定的時候,由你這個領導,聽取大家的建議後最終做出決定,這個叫做集中。工作中,你來領頭,但是必須充分的考慮大家的意見,這個就是**********。”
“你要記住一點。做事情膽子要大。謹慎是很重要,但是不要顧頭顧尾的那麼多疑慮。我老家有句俗話,‘摸著石頭過河’。所以你不要怕失敗,有老師給你兜著呢。就是你不小心得罪了皇帝老兒,老師我也照樣是站在你這邊的,我保你沒事兒。”
大營裏的人並不是沒有派到外麵工作的。原來王府別園周邊,唯一的那個在長江邊上的漁村,現在已經被王書輝吞並了。那幾十個漁夫和獵人,早就被王書輝收攏到了自己的麾下。不是成了家丁,就是當了農工。他們的老婆孩子,也都被收入女工營和教導營了。
現在的江北村已經經過改建,成了一個初級的碼頭。整個村子的建築被拆除平整。周邊的土地,也被王書輝買了下來。現在都已經開始種植新作物了。在原來村子的江邊上,現在建了一個規模巨大的貨倉,用來裝貨物。圍繞著貨倉建了一道圍牆。
為了保證貨物安全,有三十個二等家丁,在三個一等家丁以及三個教導員的領導下,在那裏輪流值守。王書輝為了他們的安全,可是給他們都裝備了,從現代買回來的帶瞄準具,可以兼用鋼珠的連發獵弩的。
不過,不像那些在江北村值守的人,他們在強大的武力下可以完全自保。陳封他們可是到董灘口,那個魚龍混在的地方和外人打交道的。王書輝對於自己的團體第一次開始的對外工作,難免有些擔心。
陳封他們的工作也不是全天候的,每天上午的時候,他們還是該上課的上課,該訓練的訓練,隻有到了下午的時候,他們才會去董灘口的店鋪裏做實踐工作。
王書輝交代好了工作,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他看了一下日程,下麵的工作,是到周邊的農田檢查新作物的播種工作。不過就在他準備出去的時候,今天輪值的教導員進門告訴他,王府大管家來訪。
劉懷一今年已經六十七歲了。他是家生子出身。也就是說,他全家人世代都是枝江王府的奴仆。劉家是從宣德年王府初立的時候,就開始在王爺身邊效力的。
劉家老祖宗從一個普通的雜役開始,一步一步的走上了管事的位置。其中的艱辛過程,能夠寫一本勵誌小說了。等到了正德年間的時候,整個枝江王府,除了王爺身邊的太監之外,劉家人作為王府的大管事,比王府的文武官員地位還要高上幾分。
劉懷一還清楚的記得自己小時候,老王爺在世的時候,王府有多風光。整個枝江縣城裏,沒有不畏懼羨慕在枝江王府裏做事的劉家人的。那時候,枝江縣縣令這種芝麻小官兒,根本就見不著王爺的金麵。在自己的祖父麵前,他也要謙稱學生。隻是到了王府的王爵被奪,整個王府的人被趕出王府的時候,自己當管事的父親和老王爺一樣咽不下那口氣,一起病死了。
他和祖父兩人帶著幾個弟弟和剩下的仆役們,一心支持世子府的日子。可是沒過多久,世子也沒有了。那時候,整個王府就剩下個小世子,不少世仆離散了。荊王府一直招攬自己一家,祖父到底還是離不開枝江王府,拒絕了荊王府。整個劉家就這麼和枝江王府一期沒落了下去。等到祖父把小妹嫁給小世子的時候,劉家人算是徹底和枝江王府綁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