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第一次矛盾鬥爭的開始 3(1 / 2)

有些蛋疼的文青寫手最喜歡寫這種話,比如“人生就是在不斷的選擇的過程”之類的。對於王書輝來說,他要進行的衡量也非常的簡單。讓老丈人當上王爺,自己就要麵對造反的名正言順問題。不讓老丈人當上王爺,他要滅絕枝江馬家的行動,就要承擔巨大的官方壓力。

要知道,現在是萬曆年間,不是崇禎年間。天下雖然有不穩的苗頭了,但是還沒到天下大亂的時候。王書輝簡單的衡量了一下自己掌握的武裝力量,很容易的就做出決斷。現在還沒到公然造反,對抗朝廷的時候。

王書輝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他拿出兩千兩銀子作為運作經費。從現代弄了一麵經過仔細裝飾的穿衣鏡作為貢品。還有幾套玻璃茶具,作為上下打點的禮物。他把這些財物都交給了三個老舅舅,讓他們負責運作老丈人的承爵問題去了。

公曆1920年四月的時候,整個王府鎮的氣氛變得非常的緊張。不僅王府鎮上下人人武裝,王府鎮和江北村碼頭都設置了路障和望樓,連農工營出鎮耕作的時候,也都隨身帶著自己的武器,還有小隊的家丁跟隨。

王書輝的弟子和員工們到底是流民出身,他們對於維護自身來之不易的好日子空前的團結和熱情。張大力之類性子比較野的小頭目們,甚至還向王書輝進言“先下手為強之類”的話。

王書輝此時卻一反平常大大咧咧的狀態,要求大家緊守門戶。並說明為了保障自身安全,大家可以采取一切手段,殺傷人命之類的,也有他撐腰。除此之外,除了挑選了十多個身強力壯,身手靈活的年輕人進行特別訓練之外,就沒有采取什麼其他的措施了。

王書輝這麼做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

他對於矛盾衝突的處理,堅持一個標準。那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也就是說,在戰略上采取的是防守反攻的模式。

在王書輝看來,中國人,別說是明朝末年的中國人,就是現代社會的中國人。如果不是切身利益受到實實在在的侵犯,你就是說的天花亂墜,把攻擊行為標榜的再怎麼充滿正義。人們即使不是無動於衷,至少也是不會真心的支持的。

所以,王書輝事前跟大家說的明白。馬鬆華勾結黑白兩道威脅王府鎮全體的利益和安全,並推斷,馬鬆華將會在實際行動中,對王府鎮的成員進行危害。在這之後,他並沒有宣揚什麼口號,標榜什麼正義,隻是被動的,靜靜的等待馬鬆華的行動。他要讓馬鬆華用實際行動證明他自己的邪惡。王書輝需要馬鬆華作為一個反動教材,來教育王府鎮的成員們。

牛二賴今年三十二歲,是個二等家丁。和大營絕大多數的流民成員和雇工,以及原來江北村的那些獵人漁夫不同。無賴出身的牛二賴,並不因為現在的生活對王書輝感恩戴德。

牛二賴原本是枝江縣裏的一個混混,因為不小心得罪了大混混,躲到了江北村避風頭。正好遇到王書輝收編江北村的人,他也改頭換麵的加入了進去。

牛二賴原本想著,能夠在王府裏混個出身,就能憑借王府的威勢在枝江縣橫著走了。他卻沒想到,雖然名義上是王府招人,實際上,身契合同卻是和王書輝簽的。之後繁重的軍訓和沒完沒了的文化學習,以及每天不停的勞動,對於無賴出身的牛二賴來說簡直是地獄般的日子。

因為習慣成自然的偷奸耍滑。牛二賴無論是軍事訓練,還是文化學習,在整個大營裏都是墊底的。因為不認真訓練和學習,個人衛生習慣又極差,牛二賴成了整個大營裏被打軍棍和關禁閉最多的人。近半年來的苦日子,讓牛二賴對於王書輝的態度,已經從抗拒到了憎恨。

當聽到本縣縣丞,著名的土霸王馬鬆華,要對付大營的事情之後。牛二賴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在枝江縣街麵上,摸爬滾打了十來年的牛二賴認為,身家巨萬,人手無算,通吃黑白兩道的枝江巨戶馬家,絕不是這個什麼狗屁不通的儀賓可以比擬的。

隻是因為大營裏的製度森嚴,想要從這裏偷跑出去給馬鬆華報信的事情,不是那麼容易做到的。直到今天,輪到牛二賴所在的家丁隊,到江北村負責巡防。

在輪到牛二賴值夜的時候,他蒙騙與他一起值夜的隊員說他要去方便。之後就趁著茫茫夜色,逃跑了。在黑夜裏不停的跑路的牛二賴還在沾沾自喜,覺得大營裏的訓練也不是沒有一點好處。至少自己以前不可能有這樣的好體力,能夠跑得這麼快,這麼遠的。他不知道的是,他的逃跑,是本隊的教導員和隊頭,按照大營的安排放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