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輝到明末之後仍然保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習慣之一,就是喜歡請自己認可的學生和自己一起吃飯。在他看來,這樣的在吃飯的過程中相互交流思想的模式,既有親密感,又有輕鬆感。他在現代當大學老師的時候,就經常這麼做。
王書輝的想法,是想當然了。現代社會裏平等意識根深蒂固的年輕大學生,和古代社會裏等級意識分明的年輕人是完全不同的。他們能夠在和王書輝吃飯的過程中感到親切和輕鬆,但是,這些複興會的成員們,則完全沒有這種感覺。他們除了感到緊張之外,還是感到緊張。
鄭千裏、王鐵錘和趙三才為什麼會對王書輝的請客感到苦惱呢。主要有這三方麵的原因。
第一,王書輝一般都是和大家一樣,平常是在食堂裏吃飯的。他的住所,就是辦公室後麵一個十幾平方米的小房間。所以,他的住所裏是沒有廚房用具的,而且隻能把飯桌子擺在辦公室裏。這樣一來,一旦他要請大家吃飯,那就隻好勞動他們的師母朱微妏郡主了。
做飯的是朱微妏,端菜的是朱微妏,使用的餐具是朱微妏提供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現代人的王書輝肯定是要把朱微妏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吃飯的。
朱微妏是正經八百的明王朝的郡王的女兒,天子親封的郡主。在複興會泥腿子出身的成員們,王書輝的弟子們看來,那是天一樣尊貴的人。如此尊貴的人,又是他們的師母。不僅給他們做飯,還給他們端菜,更主要的是,還陪著大家一起吃飯。這就讓大家覺得非常的拘謹。
第二,王書輝吃飯的習慣,也讓和他一起吃飯的人感到很不舒服。王書輝在現代是個比較孤僻的人,無論是早上打拳鍛煉,還是外出進行野外的運動,或者是呆在家裏。沒有父母,沒有妻子的王書輝都是一個進行的常年來的單身生活,讓他在吃飯的時候,表現出一種旁如無人的,一個人狼吞虎咽,速度極快的特點來。
這邊剛剛把菜上上來,他那邊就用一個不鏽鋼的小盆兒,裝好了菜和飯。然後,三下五除二的,就把一小盆兒的飯菜吃光了。他的吃飯速度,就是那些出身社會底層的複興會成員們,也比不上他。
而且王書輝吃飯,是從來不會講究客套的。比如向大家讓讓菜,給大家夾一夾菜之類的客套,他是一點兒也不講的。要不是旁邊的朱微妏向大家客氣客氣的話。這頓飯不要五分鍾就結束了。
對於複興會的成員們,這些王書輝的弟子來說,即使沒受過什麼教育,他們也知道,飯桌上禮儀之一就是,輩分最長的人一旦放下筷子,那就是說這頓飯已經結束了。不管大家吃沒吃飽,大家都要遵循禮節,停住筷子。所以,和王書輝一起吃飯的話,不怎麼太在意學生們情緒的王書輝,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學生們大多沒有吃飽。
第三就是,王書輝一旦吃完了飯,就開始和大家談工作上的事情。經常和王書輝一起請學生吃飯的朱微妏知道,大部分來吃飯的學生經常會吃不飽。所以,朱微妏經常會讓學生們不要客氣,即使王書輝放下碗筷了,她也陪著學生們多吃一會兒。
但是,這並不是說,學生們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吃飯了。先一步吃完了飯的王書輝,會端著茶杯,在飯桌旁邊講工作上的事情。
一方麵對師母的招待非常的緊張,一方麵對師尊吃飯的速度滿肚子的腹誹,一方麵又要腦袋高度運轉,回答師尊隨時可能的,對工作上的事情的提問和對工作任務的布置。有的時候,甚至要根據王書輝的說話內容,記錄相關的指示。
總之,對於複興會的成員們,王書輝的弟子們來說。跟王師尊吃上一次飯,就得讓他們的肚子疼上三天。吃飯的時候斷斷續續,精神上又高度緊張,要是能消化的好才奇怪呢。偏偏王師尊他老人家,還非常的喜歡請人吃飯。
就以今天這頓飯來說吧。王書輝先是上了樓上,和朱微妏說了一下要請人吃飯的事情,請朱微妏幫忙做一下飯菜。之後,就開始和工業委員會的三個代表談起下一階段工業委員會的重點項目,鍋駝機的製造問題。
王書輝先是問了一下技術研修班專門培訓的二十多個工程師(小學文化的技工),對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聽了趙三才的回答之後,他還專門的現場考校了一下三個工委會的代表,他們對鍋駝機生產的相關注意事項的掌握情況。王鐵錘因為過於緊張,答錯了幾個細節問題,還招來了王書輝的一頓訓斥。
訓斥了王鐵錘一頓之後,王書輝又開始詢問工委會下屬職工的生活情況。王書輝很關心職工的營養補充和學習情況。聽了趙三才介紹職工們每天都能吃上雞蛋和鴨蛋,以及雞肉鴨肉,大家普遍對生活水平非常滿意的情況。王書輝心裏才鬆了口氣。王鐵錘隨即提出的,工人們找老婆比較難,枝江地區的家庭不太願意把老婆嫁到王府鎮的情況,王書輝是第一次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