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王書輝下鄉記 3(1 / 3)

王書輝一行人十一人下鄉,坐的是複興會通商處下屬的蒸汽船。

複興會工委會下屬的江北造船廠,目前隻能對買來的船進行蒸汽化改造。江北船廠還不具備自己獨立生產船舶的能力。而且,王書輝也沒有招攬工匠,生產那些古代木船的意願。

他建立江北船廠的目的,隻不過是為了給工人們練手。他準備在鋼鐵廠的冶金水平達到標準,船用塗料工業建立起來之後,等到有了充足的鋼鐵材料和技術熟練的鉚工焊工,就直接上馬蒸汽鐵甲艦的。

江北船廠已經聯合鋼鐵廠和機械廠,造了幾艘實驗性的,小型的蒸汽小鐵船。那幾艘船實際上很像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格蘭的泰晤士河上比較常見的那種小型蒸汽船。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幾艘船基本上都是像《大偵探福爾摩斯裏》裏演的,小羅伯特德尼羅前往議院大廈所坐的那種馬力不超過兩位數,最多能裝七八個人的黑灰色的蒸汽小鐵船。

不過,因為造船的技術員和工人都完全不合格。所以,江北船廠先後生產出來的六艘船中,前麵三條船,都是還沒出船塢就沉底了。第三條船和第四條船,倒是可以駛出船塢。不過,她們駛出船塢後,因為重心問題,發生了側翻。全都沉在了長江底下了。

倒是第五艘船和第六艘船相對比較好一些,都能夠勝任出航任務。不過,其中第五艘船因為司爐工操作失誤,導致了鍋爐爆炸。連船帶人都不見了蹤影。目前,隻有第六艘船能夠正常工作,她現在在長江枝江段的兩岸,來回逛遊,承擔著拖船的作用。

江北造船廠目前努力的,是王書輝給船廠製定的三年內要完成的目標。也就是,三年後,江北船廠要聯合鋼鐵廠和機械加工廠,按照王書輝提供的模型、數據和圖紙,仿造出哈爾濱船廠在1953年製造的,500馬力,長59。36米,寬16。7米,滿載吃水1。25米的“興山號”蒸汽機明輪拖船來。

那種船也就是在老電影中常常可以聽到的,近代工業化下的成熟船舶產品,“小火輪”。這種船要是能夠實現批量生產的話,那麼在整個長江流域,都她都可以輕鬆的稱王稱霸。最主要的是,這種船可以輕鬆的改裝成潛水炮艦。

王書輝給造船廠定下的五年目標,是實現能夠仿製並批量化生產那種,水線艦長48米,寬8。5米,最大吃水2。9米,排水量690噸,載重507噸,雙桅Barquentine帆裝。安裝一台500馬力蒸汽機,單螺旋槳。另安裝12馬力輔助蒸汽機1台。最大速度10節。船員114人。可以擔負航線護航和遠程巡邏任務的,美國南北戰爭時期北方的“90-daygunboat”

王書輝給造船廠定下的十年目標,是實現能夠仿製並批量生產那種,排水量1160噸,長70米,寬9。9米,吃水6。25米。安裝一台200馬力蒸氣發動機,航速八節(使用蒸氣動力),十六節(風帆動力),載員109人。Barquentine帆裝。蒸汽機不僅提供航行動力,也可以提供作風帆的動力的,清末福建船政局製造的第一艘近代化軍艦“萬年清號”。

而王書輝給造船廠定下的最終目標,則是能夠仿製並生產出,艦長94。5米,寬18米,吃水6米,正常排水量7335噸或7430噸,滿載排水量7670噸,動力為兩部水平式三汽缸往複式蒸汽機、8座圓式燃煤鍋爐,功率6000或7300馬力,航速14。5節,續航能力4500海裏/10節,配有照度為8千支燭光與2萬支燭光的探照燈各一具,由3台發電機提供70千瓦的電力。裝甲總重為1461噸,鐵甲堡水線上裝甲厚14英寸(365mm),水線下裝甲厚12英寸(305mm),305炮座裝甲厚304mm,炮盾厚15mm,司令塔裝甲厚203mm,煤櫃載煤量700噸,最大載煤量1000噸,編製329-363人,的定遠鎮遠級的蒸汽鐵甲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