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 3(2 / 2)

不過,對於複興會和大明朝實際關係的現實,絕大多數的複興會會員們還不能夠明確的認識。他們現在還缺乏把自己完全獨立於大明朝,把複興會和大明朝的關係完全割裂,徹底的站在複興會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的能力。

麵對這種狀況,已經在明朝末年呆了兩年,帶著一幫剛剛完成掃盲和正在進行掃盲的明代古人,艱苦卓絕的建立起一套現代社會八十年代鄉鎮企業水平的工業基地,確定了來回使用時空門穿越可以改造生理狀況的王書輝,不再像他剛剛穿越到這個時空的時候那樣,著急上火了。

經過了農村調查、實際帶兵,對於自己的能力,對於複興會和複興軍的實際情況,已經完全了解了的王書輝,決定不再使用揠苗助長、灌鴨填鴨的方式來對待複興會會員。他重新把自己確定到了一個教師,一個教育者,一個領路人的位置上。他已經決定,要按部就班,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目標。

所以,在回到總部後召開的複興會擴大會議上,聽到複興會員們的很多粗淺、盲目、錯誤、混亂、不科學的觀點和想法,王書輝並沒有立即勃然大怒,連喊帶罵的糾正大家的想法,並把自己的想法灌輸給大家。而是像一個有耐心有辦法的好老師一樣,靜靜的聽著大家的想法,記錄大家的想法,並對每個發言者的水平和能力進行著細致的評估。

直到前秀才,前礦奴,現在的複興會軍第二營的總教導顧國樟的發言的時候,王書輝才感到精神一振。

他很想聽聽這個讀書人出身的原統治階級的一員,會說出什麼不同的觀點來。

顧國樟明顯的感到了王書輝的關注,他沒有直接回答賈三強的質問,反倒是極有氣勢的掃視了一下會場中所有的人,等到大家都安靜了下來之後,他才說道:“首先,我要說一個問題。我們複興會從建立到現在,也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了。師尊製定了這麼多的製度,有些製度我們堅持的很好,有些製度我們就堅持的很不好。”

“比如說會議秩序的問題,‘按順序發言,每場會議中每個人的發言都要有明確的記錄’,就單說這一點,我們就沒堅持好。現在正在召開的擴大會議就是這種情況。”

說完了這話,他指著坐在王書輝身後的書記處的書記們問道,“從半個小時前開始開會,有多少人發言,大家都說了什麼,你們書記處記清楚了麼?”

書記處這次出席會議的是四個人,參加會議的複興會常委會、四大委員會和複興軍主要幹部等各部門的負責人,總共有四十多人。除了一開場的時候,情報中心介紹情況的時候還比較有秩序之外,之後的情況就是一片混亂的狀況。書記處的人根本就沒辦法記清楚這麼多人的話。自然而然的,麵對顧國樟的質問,書記處的四個書記員都無言以對。

顧國樟第一次參加高層會議,就表現的這麼咄咄逼人,真的給很多複興會員帶來了不小的震撼。一時間大家心裏既有忘記會議製度的羞愧感,又有被直接揭露的惱羞成怒。可是,麵對麵無表情的看著大家的王書輝,大家一句反駁的話,一句講資格論資曆的怪話也不敢說。

顧國樟沒有就這麼完事兒。他繼續說道,“會議秩序失去控製,負責監督會場紀律的紀律委員,為什麼不立即整理會場秩序!”

“書記處沒有提醒大家,紀律委員沒有整理秩序,我首先要求書記處和紀律委員立即就自己的工作失誤進行檢討!”

顧國樟這種堅持製度,直斥錯誤的作為,真的讓王書輝刮目相看。他給了王書輝一種在現代社會當大學老師的時候,見過的那種,有原則,堅持原則的優秀班級幹部的感覺。

他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說了句,“很好!顧國樟同學說的很好!”

既然師尊已經說顧國樟同學“很好,說的很好了”,哪怕心裏頭再怎麼不情願,再怎麼委屈,一直在複興會的各個部門毫無存在感的書記員和紀律委員,都不得不立即在大家麵前進行了檢討。

書記處主任和紀律委員會主任一邊檢討的同時,心裏一邊發著狠,“等到以後的會議裏麵,看我們怎麼收拾你們!”

到底複興會是個先進的,年輕的組織。這些年輕人心裏,悔恨和改正的想法才是主要的。倒是沒什麼人把顧國樟的行為看成是個人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