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複興會的鋼鐵聯合廠運轉逐漸穩定下來之後,雖然每天還有兩位數左右的工傷不斷發生。但是,鋼鐵廠已經從江北工業區死亡人數最高工廠的寶座上,走了下來。取得代之的,是王書輝前不久主持建設的江北化肥廠。
王書輝對於工業的基本認識是,重工業就是一切,重工業就是命根子。有了時空門的幫助,在技術和設備上,依靠著時空門另一邊的世界第一工業強國,王書輝是想要什麼設備就能搞到什麼設備,想要什麼技術就能搞到什麼技術。
他可比清末的洋務派和建國後的執政黨痛快和得意多了。
王書輝按照自己的工業化思路,就是要在明朝末年,建立起現代社會的,中國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提倡的那套五小工業(小煤礦、小鋼鐵廠、小化肥廠、小水泥廠和小機械廠)來。
邀天之幸,在原材料方麵,處於湖北地區的枝江縣,並不缺乏。因為有時空門的幫助,在技術和設備上,王書輝也不缺乏。他缺乏的是相應的技術人員和工人。
建立鋼鐵廠的時候還好些,因為鋼鐵廠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對於化學知識的要求還不怎麼高。
等到了王書輝認為,既然煉焦廠已經建立起來了,那麼為了保證自己從現代通過時空門帶來的優質良種,不會被肯定會肥力越來越差的土地拖後腿,那麼,複興會就必須建立起自己的化肥廠來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
對於王書輝這個有水分的工業黨人來說,重化工業,就是合成氨工業化生產,就是化肥廠。
可是要知道,化肥廠這個東西可不是一般的東西。就是在新中國,那都是在國家的初步工業化實現之後,到了七十年代末才大規模的開始建設的。那時候建立的,還是那種技術落後,生產效率極低,遍地開花的小化肥廠。
隻要是了解近代科技史的人都知道,合成氨這個東西的基本工藝流程是什麼樣的。1905年,德國人哈伯發明了工業合成氨技術。簡單的說,哈伯法合成氨的工藝流程就是:
1、在熾熱的焦炭上方吹入水蒸汽,可以獲得幾乎等體積的一氧化碳和氫氣的混和氣體。其中的一氧化碳在催化劑的作用下,進一步與水蒸汽反應,得到二氧化碳和氫氣。
2、將混和氣體在一定壓力下溶於水,二氧化碳被吸收,就製得了較純淨的氫氣。
3、同樣將水蒸汽與適量的空氣混和通過紅熱的炭,空氣中的氧和碳便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而被吸收除掉,從而得到了所需要的氮氣。
4、氮氣和氫氣的混和氣體在高溫高壓的條件下及催化劑的作用下合成氨。
在現代人看來,隻要是接受了初中化學教育的人,就能理解這套工藝流程是怎麼回事。隻要是受過中專教育的化工專業的學生,就能用現成兒的設備和專門的技術,生產出合成氨來。
但問題是,在王書輝的複興會裏,除了王書輝這個文科碩士生之外,最高文化水平,也不過是小學畢業生的水平。複興會剛剛成立起來的工業學校的學生們,他們的工科知識,僅僅是小學的自然課水平。
那麼可想而知,即使是使用王書輝專門從現代定製的,等比例縮小無數倍的小型實驗性設備,在王書輝的親自帶領下,這個充滿了“氫”、“一氧化碳”、“壓力”、“加熱”、“高溫高熱”等相關字眼的小化工作坊,會是什麼樣的了。
隻要王書輝沒在那裏看著,“一天一小爆,三天一大爆”,“一個禮拜換一批人”,就是那個所謂的江北化工廠的常態。從建立開始到現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那個江北“化工廠”,已經成了所有複興會人員眼中的閻王殿了。
工委會的代表王鐵錘,已經完全不顧王書輝可能的發怒,天天堵著王書輝和他叫苦。可是,王書輝這個時候表現出了一種近乎殘忍的態度。他不斷的把複興會從各地招納來,又經過淨化消毒和基本培訓的流民工程兵,往那個江北“化工廠”的窟窿裏填。
王書輝雖然不是個情懷黨;王書輝雖然不把明朝末年的土著,看成是和自己同樣文明等級的人類;王書輝雖然是個,看到幾百個地主大戶及其走狗打手被吊死的報告,眉頭都不皺一下的家夥;王書輝雖然是個一心推動工業化,有著堅定不移的要利用時空門改變中國的理想的人;但是,他也不是沒有感情,沒有基本的憐憫心的,******,******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