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章、教學相長2(1 / 2)

胡二狗很不喜歡自己的教官和教導員。雖然根本就不了解,也沒見過任何一種,無論是官軍還是土匪的武裝人員。可是,作為一個平民百姓,他對於武裝人員的感應很強烈。下意識的就對他們產生了一種心理上的反感。

可能,這種反感更多的是來自一種嫉妒吧。負責胡二狗這一個班的軍事訓練的教官劉世榮和這個班的教導員陳盛文,都是十六七歲的年紀。實際上,他們也就比胡二狗大兩三歲。雖然一絲不苟的軍姿行止,讓他們的身上多了一種軍人的幹練。可是,一兩年來的充分營養的補充,也讓他們看著比同齡人年輕一些。

這樣一來,在胡二狗眼裏,和他年紀差不多的劉世榮和陳盛文,就都有些裝腔作勢。在心裏麵,胡二狗並不覺得這兩個和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有什麼師道尊嚴。胡二狗的這種心理,主要就是一種青春期叛逆的表現。

對於這兩個人,胡二狗覺得劉世榮還好一些。劉世榮給胡二狗的感覺像個比較粗憨的老大哥。而對於自己的教導員陳盛文,他卻覺得這人屬於那種一肚子壞水,心思很多的家夥。他對總是眯著眼睛,想著什麼事情的陳盛文,感覺特別不好。

其實說起來,胡二狗從心裏往外不喜歡陳盛文的原因也很簡單。在紀律學習的課程中,因為不好好聽講,在椅子上坐不住。胡二狗被陳盛文罰站,在全班的同學麵前丟了臉而已。一尺來高的木台子就放在黑板邊上,當著全班同學的麵,站在那個小木台子上,實在是太屈辱了。

少年軍總人數有三千四百人,來自四十六個基地村的孩子們,在接受了檢驗檢疫後,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軍事訓練。這三千四百個孩子裏,五歲到八歲的總共有一千三百人,八歲到十二歲的總共有七百人,十二歲到十五歲的總共有一千人。

複興會教育處按照王書輝的要求,把年齡相近的學生,進行了打破地域的混合分配。王書輝對五到八歲的孩子特別的關心。除了給這二十六個班級分配了軍事教官和班教導員(班主任)以外,還專門從女兵營調了二十六個女兵,作為這些孩子的生活輔導員。

事實上,複興會上下對於王書輝對小孩子的這種特別關心,是不太理解的。要知道,在古代社會裏,小孩子恐怕是最不值錢的東西。底層人民對於孩子都是放養狀態。其實就是在解放後,很多當時的母親還對科學育兒的觀點不以為然呢。

軍訓進行了一半兒,三千四百個青少年,就從訓練營的鐵絲網營地,搬到了新修好的複興學校的校舍。

每十二個學生一個房間。房間裏是雙層床鋪,有書桌、椅子和衣箱。每個房間內都洗澡間和衛生間。每層樓有二十個房間,整棟樓有四十個房間,可以容納四百八十個學生。

雖然複興學校是建在城內的。但是,學校的校舍,除教學樓外,全部都是按照堡壘式修建的。每五棟二層小樓圍成一個五邊形的院子。院子內部是一個小型的操場,供學生們進行體育運動。因為目前的條件限製,王書輝給學生們選定的體育項目,隻有美式橄欖球一種。其他的運動項目,其實都是軍事訓練項目。

五棟教學樓裏,每個教室,包括衛生間,都配備了大量的煤氣燈,保證學校的照明。煤氣燈恐怕是整個複興會工業係統裏,製造最用心的工業產品了。煤氣燈的製造,從生產到檢驗,都極端的嚴格。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王書輝對於學生的安全,非常的重視。而煤氣燈這個東西,又屬於那種比較不靠譜的東西。

除了煤氣燈外,王書輝還給學校配備了暖氣。雖然隻是那種做工粗糙,原理簡單的每層樓都要設置一個鍋爐房的土暖氣。但是,這也是明朝末年這個曆史時空裏,唯一的暖氣供應係統了。

說起來挺搞笑的。土暖氣使用的鍋爐,完全是在鍋駝機實驗性生產的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屬於歪打正著的東西。

除此之外,玻璃窗戶,水泥黑板,粉筆板擦,桌椅板凳這些東西,全部都是複興會江北工業區裏的相關企業生產的。兩座實驗樓的理化生實驗室裏的實驗設備。大部分非主要設備,也都是江北工業區各工廠生產的。

但是,像電學、力學、光學、熱學等物理實驗項目需要的各種設備,根本就不是複興會的江北工業區各工廠可以製造的。實際上,機械加工廠連天平都弄不出來。而化學實驗室需要的各種化學藥劑和試管燒杯等等,也是目前複興會的各工廠都不能生產的。

至於生物學醫學方麵需要的顯微鏡和解剖刀等設備,也都是王書輝從現代,通過時空門用小型卡車一趟一趟的拉回來的。

但是,複興會各工廠,也為這次複興學校的建立貢獻了不小的力量。在整整兩個月時間裏,鋼鐵廠的相關車間不斷的生產各種鋼管和鑄鐵管道。機械加工廠設立了專門的車間,生產了大量的雙層鐵架床和許多水管、閥門和水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