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會,特別是中國的封建社會有這樣一個特點,掌握了一州一府的全麵權力的地方官員,對治下的所有人,都有著生殺予奪的巨大權力。
就以枝江縣和鬆滋縣為例吧。在複興會全麵控製的這兩個縣裏。隻要兩縣能夠按照規定的時間,將本地的糧稅上繳。無論是上級部門還是中央政府,根本就不會管你這兩個縣裏出了什麼事情。
再以鬆滋縣為例。王書輝和複興軍這樣膽大妄為的將本地的士紳首領滅門。可是,除非伍朝宗有近枝族人在上級政府或者中央政府裏擔任重要官職。不然的話,就是本縣的士紳或者本縣的百姓,上報了這個情況。會有人相信和在意麼?不會的!
問題的關鍵就在於,隻要本地區的行政長官被徹底的控製住。那麼在本地區,無論你做什麼樣的事情,在政府層麵上,都不會有人知道的。這就是封建社會本身的巨大BUG。
王書輝和複興會控製了枝江縣兩年多將近三年的時間,除了荊州上層知道王書輝是個貪婪殘暴的大地主之外,王書輝和複興會徹底的把持了枝江縣的上上下下,整個枝江縣衙門裏的所有負責人,除了縣令以外都是複興會的人。這一情況,完全沒有任何人知道。
所以,在知道上麵有魏忠賢扛旗幫忙的情況下,王書輝根本就不準備和這些地方官浪費太多的時間。
要知道,複興會剛剛基本的對鬆滋地區的一部分土地完成了改造,想要養活整個鬆滋縣所有的老百姓,想要把整個鬆滋縣融合到複興會的體係中去,還需要進行大量的,複雜的建設工作。他實在是沒工夫也沒精力,和劉陽民弄些沒用的裏格兒楞。
王書輝對大明朝的官員們是非常的瞧不起的。除了根本的原因是他們代表了封建製度中最為腐朽落後的官僚地主階級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王書輝認為大明朝的官員們,完全的沒有任何的節操。
在曆史上,元朝滅亡南宋的時候,被大宋朝榮養尊崇了幾百年的宋朝士大夫,爭相赴死。據史料介紹,崖山之戰的時候,十萬軍民一起以生命為大宋王朝陪葬。作為一個科學社會學的信奉者,王書輝雖然對於“崖山之後無中華”的歪理邪說不以為然,不過,他倒是挺佩服那些大宋朝的無能窩囊士大夫們的氣節的。
但是,同樣作為漢族地主階級,大明朝的官員們在曆史上的表現卻非常的猥瑣。在現代社會裏仍舊被許多公知蠢蛋們推崇的明代公知團體“東林黨”,其中居然有一多半的人,都投降了滿清王朝這樣一個徹底的野蠻落後的外族政權。美滋滋的當了清朝的官兒。
另一小半人裏,起身抗清的也非常的鳳毛麟角。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跑到深山老林裏,去做那種享受著剝削農民所得生活的所謂隱士去了。
著名的“水太冷”錢謙益,作為東林黨的領袖人物之一,在大明朝的時候當過部長級高官。可是他在清兵入江南,進行了多次駭人聽聞的大屠殺的情況下,還是投降了清朝,當了滿清王朝的官兒。曆史上大明朝的類似人物真的是不勝枚舉。
所以,對於王書輝來說,他一點兒也不把大明朝的地主階級,當成個什麼了不得的東西。隻要刺刀足夠閃亮,他們肯定會乖乖的送上自己的膝蓋的。
比如所現在。要是按照大明朝“士大夫”們的價值觀來說,被複興會士兵壓上來的劉陽民,屬於受到了嚴重的侮辱了。正經八百的進士出身的文官,要是受到了他們看不起的武官的侮辱,按照大明朝文官們自己標榜的觀念來說,他這個時候,一頭撞死在客廳的柱子上才是一個正常的表現。
可是,在兩杆上了刺刀的步槍的逼迫下,雖然氣的滿臉通紅,劉陽民卻也沒有說出一句不識時務的話來。他乖乖的在複興會準備的公文上,痛快的簽上了自己的名字,蓋上了自己的印章。
ps:標題搞錯了不知道怎麼改,sorry。標題應該是鬆滋大開複興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