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個人就會犯錯誤。我會犯錯誤,你們也會犯錯誤。但是,犯錯誤和犯錯誤還不一樣。”
“目前來看,我們複興會的幹部,會犯兩種類型的錯誤。一種是工作方法的錯誤,一種是工作作風的錯誤。”
“什麼叫工作方法的錯誤呢。比方說,修鐵路這樣的工作,它是需要一定的專業技能才能夠完成的。負責修鐵路的同誌和我們大家一樣,也是第一次接觸這個新工作。這就要求我們要像做其他工作一樣,必須一邊學習一邊實踐。那麼,實踐的過程,肯定就是一個不斷出錯,不斷的改進錯誤的過程。這種辦法不對,我們就用另一種辦法。”
“誠然,在一些實踐的過程中,會給我們複興會,給很多人民群眾帶來利益上的損失。但是,這些錯誤都是可以容忍的,能夠改正的錯誤。犯這樣的錯誤不要怕。不怕犯錯,就怕不改。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犯錯,不斷的改進。不僅僅是個人,就是整個人類社會都是這樣進步的。”
“但是,另一種錯誤,也就是工作作風的錯誤,就完全不同了。工作方法錯誤,是幹部主觀上想要把事情做好,但是客觀上不具備相應的方法和能力。隻要選對了方法,培養出能力,這樣的錯誤就可以避免。可是,工作作風錯誤就不是這樣的。犯工作作風的錯誤,不是主觀上想把事情做對,而是在主觀上,他就根本不想好好的做事情。”
“我舉個例子,誰都知道違反紀律不對,誰都知道自己應該遵守紀律。可是呢,個別的幹部,為了個人的私利,公然的違反紀律。這種人就是明知故犯,故意的犯錯了。”
“再比如說,常委會已經三番五次的強調了,要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作進度。可是呢,有些幹部,明明清清楚楚的知道常委會的要求,卻偏偏因為自己思想上的懶惰,覺悟上的落後,不僅不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加快自己的工作進度。反倒專門做些糊弄上級,拖拉工作,偷懶耍滑的事情。這種人,和那些貪汙的腐化的幹部是一樣的,是他們在主觀上故意的犯錯。”
“我們成立工作作風整肅委員會的原因,就是要讓我們的肅委會,成為我們複興會的一根鞭子,一麵鏡子。要用鞭子趕著大家不斷的向前進步,要用鏡子照出幹部的缺點。”
“隻有不斷的把落後的,腐化的,怠惰的,僵化的各種各樣已經變質了的幹部,清除出我們複興會的隊伍,我們複興會才能夠保持我們先進性,一直和人民站在一起,一直維護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領導人民,解放人民。”
——1624年·王書輝·《在複興會工作作風整肅委員會會議上的講話》
“我們肅委會的工作是對內的。這個事情沒什麼好遮掩的。不少幹部對我們的工作雖然表麵上表示理解,但是心裏麵還是有些反感的。所以,你要做好被人討厭的思想準備。”
韓新常是肅委會的副主任。和大部分肅委會的幹部都來自於軍隊不同,這個負責肅委會常務工作的副主任,來自行政係統。被調到肅委會之前,韓新常在教育處工作。
看到陳立還有些懵懂的樣子。韓新常繼續對他解釋道:“老師給我們說過了,是人就會犯錯誤,天底下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可是,錯誤也是有不同的。有的人犯錯,不是主觀上想犯錯,而是客觀上能力不夠。有的人則不同,他們主觀上就有問題。他們主觀上是故意犯錯的。”
“我們肅委會的工作,就是要把我們黨內那些主觀上故意犯錯的人找出來,然後對他們進行處理。能夠改造好的,就改造好。不能改造好的,就隻能放棄了。”
陳立是個聰明的孩子。他從韓新常那輕描淡寫的語氣中,感到了一陣陣的寒意。他小心的問道:“首長,那怎麼才能看出一個人是主觀上故意犯錯呢。”
在陳立心中,這是個不小的問題。人的想法都藏在人的腦袋裏。別人是怎麼想的,我怎麼能夠知道呢。
可能是在教育口工作了很長時間吧,韓新常很喜歡別人主動的提出問題。他溫和的對陳立說道:“陳立同誌,人的想法我們確實沒辦法看到。但是,人不可能隻是在腦袋裏想事情啊。他們肯定要把自己的想法付諸實際行動。所以,我們肅委會是不會去考察一個幹部是怎麼想的,也不會相信一個幹部是怎麼說的。我們隻要仔細的考察他是怎麼做的,這就能夠判斷這個人犯的是什麼樣的錯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