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隨便找一所縣一級的中心小學或者中學,學生的規模都差不多能夠達到一千人左右。
現代社會的小學生和中學生們,常年的受到隊列的訓練的熏陶。無論是在體育課上還是在課間操上,他們都要聯係集體行進。可是,在要進行運動會之前,這些常年受到熏陶的中小學生,也還是要在學校的組織下進行排演,才能保證運動會上的檢閱活動不出問題。
與現代社會的小學生和中學生相比較起來。姚宗文通過陳建業從襄陽等四個衛所精挑細選出來的一千來個“樣子貨”的士兵,無論是從身體素質還是從文化素質上,都是一點兒也沒辦法和現代社會的中小學生們相比較的。
他們都是純粹的文盲和純粹的農奴。他們的平均年紀雖然已經在二十歲左右,可是他們卻沒有接受過任何係統性的軍事訓練。都不要求他們能夠排著整齊的隊列行軍,單純的一個跟一個的走路不掉隊,對於他們的難度都不算小。
在現代社會裏,身體正常營養充分的一個現代成年人,每小時差不多能夠步行十裏地左右。連續走上七個小時,連續走路七八天,一般來說都會有太大的問題。
也就是說,在不需要負重的情況下,從襄陽到荊州這四百裏地的距離,一個健康的現代人,最多六天的時間就能走完這個路程了。
但現在的問題是,陳建業目前領導著的一千個菜鳥“樣子兵”,實際上是完全不能和一個健康的現代人相比較的。
你別看他們是從上萬的衛所正兵中挑選出來的。實際上,他們的身體素質和其他的衛所兵一樣糟糕。常年的吃不飽飯,體力常年的透支,讓這些看起來比那些年紀大的衛所兵更健康更有樣子的年輕士兵,身體狀態相當的不好。
別說讓這些很多人都穿不到鞋的士兵每小時走十裏地了。每小時三裏地的速度,他們能不能堅持五個小時,這都很成問題的。
更主要的是,因為沒有什麼有經驗的底層武官來管理這些菜鳥新兵。怎麼組織和帶領他們,也是個很大的問題。陳建業在最初幾天裏也一直在為這個問題煩惱著。
陳建業為人四海,能夠被上司、同僚和下屬稱為“及時雨”,他的這種善意可是隻針對自己這個階層的人的。對於普通士兵,他和一切封建社會的武官一樣,都認為他們是可以隨時替換的消耗品。所以,為人四海的“及時雨”陳建業,根本就不關心士兵的狀態如何。
新官上任的陳建業還是按照武官們的潛規則那樣,部隊成軍之後,該怎麼吃空餉,他就怎麼吃空餉。該怎麼克扣糧餉,他就怎麼克扣糧餉。
倒是陳建業相對比地方武官算是有點見識。早在離京之前,他就自己出錢,從京師雇傭了三四十個身強體壯武藝不錯的鏢師當自己的家丁。
這三四十個家丁算是救了陳建業這個草包的急了。他們每個人都有些行鏢保鏢的經驗。組織起隊伍來,居然也算井井有條。不過,相對於正經八百的軍官,他們這三四十個人把一千多個新兵當成了趟子手來管理。整個隊伍看起來像個大的保鏢團隊,多過像一支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