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四省攻鄂 10(1 / 2)

陳封的發言涉及到軍事工作。如果是在平常的時候,負責行政工作的陳封對軍事工作指手畫腳的話,這就屬於違紀的行為。但是,在複興會常委會議上,陳封以複興會常委會主任的身份對軍事工作提出看法,就完全屬於正常行為了。

因為複興會上下堅決貫徹的是********的原則。所以,複興會對複興軍有著絕對的領導權。這也是為什麼複興軍的最高領導人是複興軍政委而不是複興軍的總參謀長的原因。(複興軍沒有最高軍事指揮官。最高級別的軍事指揮官目前是營長。)

主持複興軍軍委會日常工作的是複興軍副總政委張寶樹。他也是複興會常委會的主任之一。聽到陳封提到軍事問題,他想了一會兒之後發言說道:“我們複興會的軍事行動的第一前提,是要把一切軍事行動的目的和原因告訴所有參加軍事行動的戰士們。動員工作是所有行動的第一步。”

“從理論上說,以我們軍隊現在的實力,目前整個大明都沒有能夠對我們產生威脅的軍事力量。戰士們五年來除了大量的訓練就是大量的進行子弟兵實踐活動。說實話,對於打仗大家心裏都是很熱情的。可是我們的問題是,為什麼要打仗,我們打仗的理由是什麼,這個問題,在戰前動員的時候怎麼和戰士們解釋。”

複興會的所有黨員在政治教育課上都學過“戰爭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戰爭”的道理。一切軍事行動,都是政治活動的延伸。一切政治活動,都必須以軍事作為後備力量。無論是複興會黨政軍的哪一個機構的哪一個幹部,都知道這樣的道理。

複興軍可能是本時空唯一的有著自己政治主張的軍事力量。在複興軍六年多的建設過程中,複興會的政治主張是滲透到部隊的每一個角落的。讓戰士們知道為什麼打仗,打仗的目的是什麼,這是複興軍軍事行動的一個原則。

在會議開始之後,常委會對朱燮元的舉動進行了矛盾分析,政務廳對朱燮元的舉動可能對複興會的經濟危害進行了討論,但是當討論實實在在的到了軍事行動上的時候,大家才想到政治動員這個問題。

畢竟,朱燮元和保民軍之間的問題,複興會目前從表麵上並沒有介入的名義。保民軍和武昌府現在已經被複興會隱性控製了不假。這個事實目前隻有複興會常委會和複興會的情報部門知道。對於大部分複興會的幹部和複興軍的戰士來說,保民軍也隻是一個原本大明朝駐紮在武昌府的叛亂部隊而已。

張寶樹的想法比較簡單,他提出這個問題之後,立即就提出了解決辦法:“既然這件事情是我們複興會做的,那麼我們就把這件事情的詳細情況向戰士解釋清楚就好了麼。我們對武昌府對保民軍的控製,從根本上說也是在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發動武昌起義的武昌左衛的士兵們本來就是勞苦大眾。我們的派遣小組控製了武昌之後,大力的發展經濟,也是在幫助人民群眾。現在朱燮元領兵要打武昌府,這就是反動派對勞苦大眾的攻擊麼!我覺得對同誌們就這麼解釋清楚了是最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