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興會沒有插手朱燮元和保民軍的名義,不代表王書輝沒有插手朱燮元和保民軍的名義。要知道,雖然不管王書輝還是複興會都不怎麼太在意那個指揮使的職務,可是王書輝仍舊是大明朝正式任命的荊州衛指揮使。
當然了,即使王書輝是荊州衛指揮使,他也沒有直接插手武昌問題的權力,可是王書輝沒有直接插手武昌府的權力,不代表王書輝不能通過他的荊州衛指揮使的職務來插手武昌府問題。比如說,已經完全被複興會控製的荊州知府張宏,就完全有權力插手武昌府的問題。
對於朱燮元領五省軍務總督平叛這件事情,王書輝的態度當然也是比較溫和的。可是,他可不準備讓朱燮元領著一群到處劫掠地方的匪兵跑到武昌府去搞破壞。他並不準備給朱燮元這樣的機會。
王書輝解決朱燮元的辦法就是,在朱燮元還沒有把軍隊整理起來之前,直接從保民軍手中接收武昌府,使得武昌府能夠完完整整的過渡到複興會的手中。甚至對於武昌府複興會也不準備全麵的進行控製。
複興會隻要把武昌地區的土地全部握在手中,並且保證武昌城外的碼頭工業區的獨立性,那麼姚宗文喜歡控製因為市民大量遷出住到工業區附近的工人住宅樓,已經全麵的變得破敗和蕭條的武昌府城的話,那就把那個破破糟糟的武昌府城送給姚宗文作威作福好了。
當然了,王書輝這個荊州衛指揮使是不能直接派出軍隊接管武昌府的。複興會想接手武昌府需要這樣幾個步驟。
第一,對武昌府的保民軍進行轉移。如果把保民軍就地解散的話,這些原本參加了造反的士兵,很有可能會被之後回到武昌的姚宗文等人追究責任。
複興會早在兩年前就已經全麵的控製了距離武昌不過兩百裏地左右的大冶縣。正在變成複興會最大的鋼鐵基地的大冶縣正好缺乏大量的工人。要知道無論是鋼鐵廠,銅廠還是稀有金屬(金銀)的開采和冶煉,這些重工企業都是需要大量的工人的。單是這些工礦企業的廠房和工人生活配套設施方麵的建築工人的缺口就能達到四五萬人的規模。
所以,不過幾千人的保民軍投入到大冶縣的話,連點水花也掀不起來,就會被大冶鋼鐵中心所吸收。
至於保民軍士兵們會不會不想當工人。對於這個問題,大家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除了極少數野心勃勃的人物以外,占絕大多數的保民軍士兵們對於當工廠裏的工人那種穩定、安全、富裕的有保障的生活,那是相當的向往的。本來在武昌府保民軍在人員招收方麵就和複興會在碼頭的那些工廠比不了。
第二,荊州衛對武昌府兵亂的平定必須有一個文官出麵。這就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了。在大明朝這個重文輕武的環境裏,文官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都是“大拿”,“一把抓”。作為荊州衛指揮使的王書輝沒有權力直接插手武昌問題。可是作為荊州地區最高行政長官的荊州知府張宏,可是在各種意義上有權力直接插手武昌問題的。
比如說,“允文允武”的張宏張大人,在保民軍對荊州地區進行劫掠和侵犯的情況下,率領荊州地方武裝力量包括各種民間武裝和正規軍,對武昌亂兵進行攻擊甚至直接打到武昌府境內,將盤踞在武昌府的保民軍反政府武裝全殲。這種情況不僅在大明朝的環境下可以有,而且在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幫助複興會的謀劃上必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