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穆楠這個老東西和魏忠賢也不怎麼對付。兩者在內廷其實是敵對的派係。可是,畢竟和別的文官武官不同,魏忠賢就是再怎麼和穆楠不對付,可是穆楠代表的也是內廷的利益。在這一點上,魏忠賢和穆楠在天然上就是站在一起的。所以,穆楠的死,不能不讓魏忠賢犯嘀咕。
所謂“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
魏忠賢本來就對湖廣方麵有疑問,現在這個疑問隨著穆楠的死變得更加的嚴重了。
更主要的是,魏忠賢從這三份時間間隔完全一樣,所敘內容承前啟後的奏章裏琢磨出了一些特別古怪的味道。
魏忠賢專門把湖廣方麵關於平定武昌兵亂的奏折拿出來對比研究了一下之後才發現。關於承天事變,湖廣方麵的奏折和武昌兵亂時的模式幾乎是一模一樣。
魏忠賢非常敏銳的發現,似乎湖廣方麵的所有事情的核心都是王書輝。王書輝是荊州衛指揮使的時候是這樣的。王書輝當上了湖廣總兵的時候,又是這樣的。似乎王書輝在冥冥之中專門和各種規模各個地區的兵變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過去荊州知府張宏對於武昌兵亂的報告是以王書輝為核心的。現在湖廣巡撫姚宗文對於承天事變的報告也是以王書輝為核心的。
魏忠賢用他不太聰明的腦袋得出了一個非常明智的判斷:過去王書輝隻是荊州衛指揮使的時候就能能當荊州府的家。現在王書輝當上了湖廣總兵之後,好像就能當整個湖廣的家了。
雖然幫助王書輝處理文件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是大明朝的政治菜鳥,可是魏忠賢能夠在距離湖廣上萬裏地的京師,僅僅是通過查看奏折的方式就能撥開重重迷霧認清事實真相,這也說明魏忠賢這個大明朝現如今的掌櫃的,是非常合格的。
魏忠賢現在也當了大明朝好幾年的家了。他早就通過大量的實踐得出經驗,知道地方官的報告裏麵全是水分,可信性不超過百分之三十的道理了。
魏忠賢通過對湖廣方麵的奏折的分析得出兩個結論來。要不就是王書輝在湖廣地區大權在握,不知道通過什麼手段,把湖廣巡撫姚宗文都變成了他聽話的小弟了。要不就是王書輝在湖廣地區和姚宗文勾結在一起,全麵把持了地方權力,現在已經到了排除異己,連鎮守太監都不放在眼裏的程度了。
對於魏忠賢來說,不論是哪種情況,都是他所不能容許的。
一個武官在地方上肆無忌憚的保把持權柄,這樣的事情直接違背了大明朝的政治規矩。對於魏忠賢來說,王書輝就是再怎麼在湖廣胡作非為,對於他自身的利益來說都沒有什麼真正的損害。隻要湖廣方麵的貢稅一直交的好好的,魏忠賢就不在乎是誰在湖廣當家。
可是,魏忠賢考慮問題還要從另外一個方麵進行。王書輝這個人,實際上是他一手提拔重用起來的。不管實際情況是什麼樣的,他在內廷外朝的政治敵人,都把王書輝當成了魏忠賢的一黨了。魏忠賢可以覺得武將把持地方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是他的政治敵人們卻可以把這件事情當成攻擊他的一個炮彈,直接命中魏忠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