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八章、終結者 4(1 / 2)

複興黨聯席決策會議的主要內容其實隻有兩個方麵。一個是決定複興黨要幹什麼,一個是研究複興黨為什麼要這樣幹。至於怎麼幹的問題,那就是在決策完成之後,由相關的部門和人員來製定和落實的具體的工作內容了。

1627年四月的這次複興黨聯席決策會議上,已經很長時間不會像這樣不和大家進行任何溝通就突然提出想法的王書輝,提出了要開展針對後金女真反動政權的軍事打擊行動。大家一方麵覺得他們的王老師的做法有些突然,一方麵又開始高速的開動大腦,思考起這個問題來了。

和黨委會和政務院不同,軍委會方麵最喜歡的就是能夠打仗了。將近十年的不間斷的訓練和演習,中間夾雜著一些微不足道的治安行動和對明軍的輕微戰鬥,複興軍上下渴望正經八百的戰爭,可謂是“等的花兒都落了”。

複興軍軍委會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總政委張寶樹立即發言到:

“人民軍隊的使命就是要保衛人民和國家的安全和利益,打擊一切危害人民和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敵人的。後金女真政權作為比明王朝還要反動還要落後的半封建半奴隸製的反動政權,已經對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利益進行了巨大的損害。他們在遼東地區進行的野蠻血腥完全滅絕人性的屠殺,就是最直接的證據。對於這種反動政權,人民軍隊有責任有義務對他們進行摧毀和消滅。我完全同意王老師的決定。”

聯席會議上熟悉張寶樹的人聽了張寶樹的這番話,心裏麵都產生了個差不多的想法:“老張的這段發言,可謂是唱的一曲好高調!”

熟悉張寶樹的人都知道,張寶樹以及目前軍委會裏的不少幹部們,說他們是真正的唯物主義者,倒不如說他們是一群社會達爾文主義者。因為複興黨的幹部調動一直都有全麵調動,各個部門和單位都要經曆的傳統。所以不少人都知道,有一些出身部隊,或者在部隊裏被熏陶了的家夥思想都相當的激進。黨員教育基礎材料裏的那本《進化論》封麵上的那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一直都掛在這些人的嘴邊上。

雖然這些人的數量並不多,雖然這些人在複興黨的黨政軍任何一個領域都不占主流,可是很多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好像非常的喜歡這一套。比如說,那些總參謀部裏的接受了六年製全麵教育和兩年製軍事專業教育的科班出身的年輕參謀,據說有很多就是這種激進進化論思想的支持者。

當然了,也有很多完全不吃這一套,對這套思想非常不以為然的人。比如說,現在的統計院主任,農場係統出身的,算是經曆過地方鍛煉的林雨澤,就對張寶樹說的話呲之以鼻。

林雨澤在張寶樹之後發言到:

“不管是商業行為還是行政工作,不管是工業建設還是軍事行動,我們複興黨所有的行動都是建立在全麵充分的經濟核算的基礎上的。”

“固然,對於一切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安全和利益方麵的工作,我們都要把經濟賬放到第二位上,主要算一算政治賬。可是這一原則也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算經濟賬了。”

“單是從一個交通運輸方麵的開支上講,遼東那是在什麼地方?那是在幾萬裏地之外的地方。走陸路能不能走通咱們先不說,明政府會不會老老實實的放開關卡讓我們從湖廣一路經過河南直隸到遼東咱們也不說,就是這幾萬裏地的距離,在沒有水運支持的情況下,這個後勤補給怎麼才能做到?難不成打一場仗之後我們就沒有後續的軍事行動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