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 4(1 / 2)

曆史上,曾經當過捕快,做官官軍,後來當上了農民軍首領,自稱八大王的張獻忠,是在1630年左右才成為陝西農民軍的一個重要勢力的。

在原本的曆史上,張獻忠現在應該剛剛被大明的正規軍隊開除,正在老家定邊縣的柳樹澗堡聚攏人手呢。

可是因為王書輝和複興黨造成的巨大蝴蝶效應。原本應該1630年左右才發展起來的張獻忠勢力,現在已經是一個核心兵力三千上下,裹挾流民五六千人的農民軍中的大勢力了。

1627年,因為農民軍的公推領袖王嘉胤被有心接受朝堂招撫的張立位、王國忠殺死。在這場大混亂中,一心造反的張獻忠表現出了合格的梟雄本色。他在農民軍聯盟軍心散亂之際,領著自己三千多個核心部下,殺出一條血路,從朝廷軍力占優勢的山西行省,一路撤回一片混亂的陝西。

心思敏捷的他明確的知道,之所以農民軍殺往山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陝西省內的經濟狀況已經全麵崩潰。靠劫掠作為供給的農民軍在一片荒蕪的陝西省內已經無法得到有效的補給。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張獻忠當機立斷,決定帶領部下,從陝西進入一向富庶的湖廣地區。

這一路上,張獻忠穿州避縣,沒有使用騎兵部隊對縣城等防守嚴密的目標行劫掠和進攻,隻是為了補給,攻破了一些鄉下的地主堡壘。有效的節省了兵力的張獻忠,很快就從山西過陝西,之後一路攻破了完全沒有任何防備的陝西省東南部的丹鳳縣縣城。

張獻忠畢竟是在大明朝的軍隊裏呆過幾年的人物。他沒有給當地勢力任何反應時間,在部隊駐紮在丹鳳縣一夜之後,他就讓三千軍隊裹挾了當地上萬百姓,衝擊陝西和湖北之間最大的關隘武關。

在張獻忠突如其來的進攻下,本來就防衛鬆弛的武關被張獻忠部隊輕鬆的攻破。隨即,經過修整和補充了給養的張獻忠部隊,又攻破了商南縣縣城,距離複興軍西北第一軍團駐地西平鎮不到五十裏地。

說起來,陝西行省雖然和湖廣行省是相鄰的兩省,可是從陝西直接進入湖廣的可能性卻比較小。這是因為,陝西和湖廣的交界地區屬於秦嶺、大巴山和武當山的交界地區。想要從陝西直接進入湖廣,除了從地勢險峻官兵把守的武關突進以外,在封建農業社會的工程技術條件下,就無路可走了。

要不是現如今大明的本身的軍事力量已經非常的渙散了。手下隻有三千騎著馬,武器裝備水平非常低下的張獻忠農民軍,累尿血也不可能攻破武關城防的。

而且就是從道路的暢通程度上來說,因為隻有一條險峻的山穀中的道路可走,一般防衛力量薄弱,畏懼山賊的山陝地區的客商,要不就是通過河南地區,經南陽府進入湖廣。要不就是從四川地區,沿長江順流而下進入湖廣。總之走武關這條路的幾乎沒有。

複興軍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西平縣,就是陝西直接進入湖廣的唯一一條山穀道路的入口地區。現在這條道路已經被複興黨建成了三合土夯土公路,而西平鎮周邊以及“鄖西公路”沿線所有的非法武裝力量,也都被複興黨剿滅幹淨了。

張獻忠想要進入湖廣,現在他要麵對的就是離他五十裏地的複興黨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