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九章、在山東 3(1 / 2)

馬老人家告訴我們:“矛盾是具有普遍性的”。毛老人家告訴我們:“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

之所以說毛老人家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的成果,那就是因為毛老人家的思想,是根植在中國的實際情況這個深厚的土壤中的。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毛老人家的理論放之四海而皆準。

複興黨在麵對人民群眾的時候是非常直言不諱的。“我們要摧毀一個有階級有剝削有壓迫,有錢人有權人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的舊世界。我們要創造一個所有的勞動者人人平等,每個勞動者都有權力獲得自己勞動的報酬,保護所有勞動者的勞動所得,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世界”。這些複興黨的綱領和政策,複興黨都是直接的淺白的明確的要對人民群眾實話實說的。

不過在另一方麵,複興黨在大明朝這個環境下,則是用比較隱晦的麵目和外部的勢力和人員進行接觸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絕大部分和複興黨打交道的人,都認為複興黨的真麵目是個勢力頗大的商業組織。複興商社才是複興黨的實體。

其實和複興商社接觸頗多的掌握著大明朝經濟命脈的江南世家的高層人物大部分都知道,複興商社可不僅僅是個商社這麼簡單的機構。雖然不知道複興黨是怎麼回事兒,可是他們也知道,複興黨可是敢於對外輸出火槍和大炮這樣的軍國利器的。

褐貝斯步槍和拿破侖鋼炮,這可是複興黨對江南海商世家輸出的拳頭產品。從1621年開始,複興黨的南洋火槍和西洋大炮,就開始從西南賣到東南。西南的白杆兵,東南的顏思齊、鄭芝龍這些在明末清初的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武裝集團,都是複興黨的所謂複興商社的重要貿易對象。

秦良玉家的秦氏商團,以前的顏思齊海商集團和現在的鄭芝龍海商集團,他們每年要從複興商社購買大量的武器和藥品之外,而且秦氏商團還靠著複興商團大量提供的“廉價”棉布,壟斷了整個西南地區包括四川、雲南和貴州的棉布市場。

而顏思齊和鄭芝龍這些東南地區的海商集團,每年除了要從複興商社購買大批量的火槍、火炮、火藥以及鋼槍、鋼刀、鋼弩、半身板甲等冷兵器之外,他們還要從複興黨這裏大量的進口阿司匹林、磺胺、酒精、醫用紗布等醫學產品,和大量的罐頭、壓縮軍糧等食品。

甚至於在今年的年初的時候,財大氣粗的鄭芝龍還一次性的訂購了二十艘複興黨武昌造船廠專門用來出口的裝配了大量優質鋼製滑膛炮的明輪蒸汽和風帆混合動力的六百噸級的武裝商船。

要不是複興黨的製式船隻不對外出口的話,鄭芝龍甚至想要購買複興黨的現役軍艦呢。

用負責和複興黨聯絡的鄭彩的話說,人家鄭家不差錢。

對於這一點,複興黨方麵倒是不懷疑。要知道,複興黨每年生產的香煙、白酒、茶磚、玻璃製品、絲綢、棉布、金屬農具、小五金等各類商品,甚至於來自湖北各地的各種經過深加工的特產,乃至於像葛仙米罐頭和葛仙米保健品這樣冷僻的東西,鄭芝龍等東南海商也是敞開了購買。

要不是複興黨是一個工業化的組織,光是供應東南海商都會非常吃力。

江南地區的那些不涉及海貿的大地主大商人們,雖然不會像秦良玉(秦良玉的白杆兵目前已經被掌握在和複興黨利益緊密相關的秦氏家族和馬祥麟手中了)、顏思齊和鄭芝龍那樣毫無顧忌的從複興黨手中采購大量的軍事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