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吃飽飯之前,是不會去想其他的什麼事情的。怎麼才能吃飽飯?從哪裏找些能夠填飽肚子的東西?這些想法往往會緊緊的盤踞在吃不飽的人的頭腦中。
長期的吃不飽飯,除了因為飲養不良導致的大腦活動減少之外,長期被找吃的,想辦法填肚子的想法占據著頭腦,那些吃不飽飯的人的大腦就會逐漸的僵硬和凝固。在這種情況下,常年吃不飽飯的人就會給人以一種麻木呆滯的感覺。
現代人看清末時代的普通百姓的照片的時候,往往會把事情往什麼不靠譜的國民性之類的事情上去想。可是現實是,沒有真切的體會到那種慢性的長期的饑餓狀態的話,人們是很難想象處於這種生理狀況的人是什麼樣的一種感受的。
肚子裏空空的,但是又必須長期的進行生理上本來不應該承受的重體力勞動。這就導致了,這樣的人不僅在外形上,就是在心理上也處於一種畸形的狀態。
就以複興軍為例吧。除了那些在複興黨的統治區域裏征召的士兵之外,那些流民出身或者非複興黨勢力範圍內的士兵們,他們在入營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接受部隊衛生部門的全麵治療。
各種各樣的營養不良,寄生蟲,傳染病,生理畸形,在這些勞動者身上非常的普遍。光是一個指甲畸形的問題,基本上每個新兵的身上都存在。
所以,在一般情況下,新兵入營後的頭半個月,基本上都是在接受營養補充和衛生防疫治療的。在這個半月裏,複興軍的各級幹部就開始入駐軍營。在班一級別的單位裏,從老複興軍的普通戰士裏被提拔起來的教導員開始對新兵進行初級的識字教育,並開始教他們最基本的條例知識。而同樣是從老戰士裏被提拔起來的班長,則會對新兵進行基礎的戰術教育。
在新兵開始接受營養補充和衛生防疫治療的過程中,複興黨對部隊的政治教育,文化教育和軍事技能教育就開始進行了。等到士兵們在半個月的休養中恢複過來之後,他們基本上就能夠掌握基本的條例知識,建立起一般的紀律意識。而在隨後三個月的新兵訓練中,這些條例知識和紀律意識會被不斷的強化。
與此同時,在接受基本教育的過程中表現較好的士兵,就會被提拔為副班長進行重點培養。當然了,副班長的產生也不是由班長和教導員決定的。班長和教導員會在士兵中進行提名,之後交給本班的士兵們進行民主選舉。
一方麵,因為王書輝重視軍隊對人才的培養功能,另一方麵,則是因為王書輝重視對士兵的思想意識的改造工作。所以在複興軍中,********的原則被著重的體現,以至於王書輝把負責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教導員直接派到複興軍最基層的單位“班”裏。
和連以上的政治幹部注重部隊思想政治建設和人事管理工作不同,班排一級的政治幹部,在具體的事務上主要還是對士兵進行思想和文化教育。而且,他們還必須承擔起對本班士兵的民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