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八五章、光複遼南 9(1 / 2)

“集中優勢力量打殲滅戰。”這是複興軍上至軍團總司令下至班長都知道的軍事指揮原則。不過打殲滅戰這一塊大家的認知是相同的,但是對於“集中優勢力量”裏的優勢力量,多少部隊才是優勢力量?這個問題,現在複興軍內部的指揮員們還沒有統一的認識。

在東北戰場上,複興軍遼南第一軍團就是在不斷的摸索著這個問題的答案。

實際上,對於複興軍來說,整個東北戰場都可以算是複興軍的一個試驗場。不管是複興軍的軍事裝備還是複興軍的戰術思想,都將在東北戰場上複興軍和後金女真軍事力量的鬥爭中得到實踐。

畢竟對於複興軍來說,他們可以接觸到的武裝力量中,明王朝的政府軍和山陝地區的農民造反軍的軍事實力都是垃圾到了一定程度的。就是複興黨根據地農場的保安武裝都可以輕鬆的擊敗三倍以上規模的明王朝政府軍和農民造反軍。

就目前複興軍能夠接觸到的武裝力量裏,還真就是隻有後金女真的軍事武裝能夠矬子裏拔大個,在真正意義上能和複興軍交交手。

後人對後金女真武裝力量的認識,被滿清的那些苟延殘喘到現代社會裏的遺老遺少們用“八旗弓馬無雙”之類的謊話忽悠的夠嗆。所以大部分人就是理所當然的認為,後金女真真的就像他們宣傳的那樣在武裝力量上是以騎馬和射箭為主的。

事實則是,作為漁獵民族的女真人從來都不會是好騎手。在某種意義上說,女真人騎馬的功夫,還是向蒙古人以及明王朝在東北地區的軍事人員們學習的。

從曆史記載上看,後金女真的武裝主力,從來都是通過騎馬高速運動的重步兵。就以後金女真方麵武裝力量最強大的白甲兵來說吧。這些所謂的白甲兵的基本要求是,“能夠在身披三重重甲的情況下進行衝鋒”。要知道,在本時空裏,那些以長途奔跑的耐力而聞名的矮小瘦弱的蒙古馬,是沒有辦法承擔那種身披三重重甲的騎兵的。

所以說,在運動的過程中不穿盔甲或者穿輕甲,如棉甲之類的,在對戰的過程裏,穿上重甲進行步戰,這才是後金女真的主要作戰方式。

事實上,後金女真在和明王朝的作戰中可以屢屢獲勝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後金女真的武裝力量有多麼強大,後金女真的軍事思想有多麼先進,後金女真的武器裝備水平有多麼高超。單純的就是因為明王朝和後金女真兩者之間的軍事鬥爭,完全就是一個比爛的過程。

明王朝的政府軍因為封建王朝本身的周期性危機,導致了明明在人數和裝備上有優勢的明王朝政府軍在和後金比爛的過程中,從各個方麵都表現的比半奴隸狀態的後金女真更爛,所以明王朝政府軍才會在這場比爛盛會中失敗的。

事實上,在複興軍遼南第一軍團的指戰員們看來,後金女真的武裝力量敢於在野戰中主動對對自己發起進攻,不說他們真正的作戰能力如何,至少從勇氣上講,他們簡直就是在明末的各種武裝力量裏的“萬般綠中一點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