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0噸的平波級巡洋艦是目前複興黨造船廠可以批量化生產的最成熟的軍艦了。
飛剪船型,中式硬帆和蒸汽混合動力,前三後四7門120mm口徑的主力艦炮,左十右十二十門75mm陸海兩用炮,前四後四八架新式大口徑加特林海軍機槍。從火力輸出上看的話,整艘船就是一個移動的武庫。
除此之外,每艘平波級巡洋艦上還有兩個排一百人左右的配備了火箭筒、連發步槍、散彈槍的武裝水兵。在本時空裏,無論是近戰還是遠戰,任何人都別想在複興海軍麵前討到一丁點兒的便宜。
八年的時間,複興黨的造船工藝在大規模的培訓和不惜成本的實踐過程中不斷的成熟了起來。雖然這種不到四千噸的木殼鐵肋船在現代人眼裏和玩具的差距仍舊不大,但是對於複興黨來說,這是一個充滿了艱辛和血淚的付出了無數的辛苦和犧牲才得到的成績。
作為現代人的王書輝永遠也感受不到所謂風帆艦船的美好來。在他看來,任何使用木頭和風帆的艦船都是一種落後和必然淘汰的東西。雖然說在中國木頭帆船據說一直存在到六七十年代,但是八十年代出生的王書輝就沒見過什麼正經的船是用木頭做的使用風帆動力的。
所以即使在速度上王書輝感覺到複興黨的產品已經超過他在現代坐過的那種客運船了,但是心理上他仍舊覺得複興黨的造船工業必須發展再發展,進步再進步。
後金女真高層陷入內亂,代善和多爾袞兩個集團劍拔弩張的消息,王書輝已經通過情報部門掌握了。
對於王書輝來說,他到魯東和遼南的目的,一方麵是穩定人心通過時空門支援根據地的建設,另一方麵就是消滅黃台吉打斷後金女真的封建化進程。雖然終結者計劃剛剛完成了第一階段,但是他覺得自己現在在正規複興軍五萬人,生產建設兵極其家屬十二萬的遼南根據地的工作已經不太多了。
對於遼南根據地來說,未來的兩到三年的時間裏,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根據地建設,把移民工作、農場建設工作和工業建設工作按部就班的開展下去。
有五萬正規軍和六七萬經過訓練全副武裝的生產建設兵在遼南根據地,不管有沒有王書輝在當地坐鎮,都隻有複興軍打女真人的道理,沒有女真人威脅遼南根據地的道理。
在王書輝看來,不解決遼南根據地的人力資源不足的問題,不能把遼南根據地建設成為一個自給自足的工農業基地,複興軍就是直接平推了後金女真政權,也隻會白白的便宜了明王朝在遼東地區的軍閥勢力。
讓後金女真和遼東軍閥集團互相消耗,讓對複興軍無可奈何的後金女真把精力放到對蒙古部落和大明的放血和削弱上去,這對於複興黨來說是有利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他在離開遼南根據地之前製定了“總體防禦,掃蕩、破壞女真人實力,抓捕、轉化蒙古人為勞動力,解放和改造漢人同胞”的基本軍事方針。
對於魯東根據地,王書輝的要求則是:軍事上以防備山東地區的明王朝政府軍(實際上沒有多少)為主,全麵肅清本地區的治安環境(主要是針對土匪武裝)。
在經濟方麵,除了國營農場建設之外,因地製宜的組織扶持地方特色產業互助合作社,發展魯東地區的特色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