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二一章、彌留之際的大明王朝(1 / 3)

在原本的曆史上,農民造反軍是在不斷的與明王朝政府軍的作戰中,逐漸的成長和發展,最終統合起來的。

也就是說,原本的農民造反軍力量分散,各自為戰。

實際上從曆史上看,就是在後期階段裏,農民造反軍也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分裂。張獻忠和李自成的勢力就是互相對立的。

不過在本時空裏,因為複興黨占據湖廣,並把勢力範圍向陝西和河南地區滲透,在當地建立了大量的軍事基地和生產建設兵團的農場,使得在複興軍麵前幾次碰壁的農民造反軍選擇了挑軟柿子捏的策略。

他們一方麵通過裹挾的人口和複興黨交易軍事物資和糧食,一方麵把活動範圍控製在北部地區,絲毫不敢觸碰複興黨的勢力範圍。

在這種情況下,一方麵得到了複興黨武器和糧食貿易支持的農民造反軍的正規化得以實現,全麵的增強了戰鬥力,同時把大量的勞動力被輸送到複興黨手中。另一方麵,因為活動範圍的限製,各路農民造反軍勢力提前完成了兼並的過程,形成了以張獻忠、李自成和高迎祥為主的三大勢力。

張獻忠、李自成和高迎祥通過和複興黨進行人口交易獲得了相當數量的武器和糧食。他們在壯大的過程中兼並和整合了各路的農民造反軍,勢力不斷的發展壯大。

與此同時,張獻忠和李自成又在總體上服從“闖王”高迎祥的領導。這就導致了在原本的曆史上因為武器裝備水平和力量比較分散的原因而處於弱勢的農民造反軍力量空前的強大。

而明王朝政府軍一方麵受到明王朝政府越來越萎靡的財政狀況的限製,另一方麵受到因為魏忠賢沒有下台而比曆史上更加激烈的黨爭朝局的影響,在裝備和組織上麵,他們反而對農民造反軍處於絕對弱勢,隻能在廣大的中原地區據城困守。

原本曆史上在前期階段對農民造反軍取得了不少勝利的陝西兵主將賀人龍,保定兵主將虎大威,都因為沒有對已經全麵裝備了板甲和滑膛槍以及大量優質正規冷兵器的農民造反軍的實力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在接受了朝廷的命令調兵與農民造反軍作戰之初,就兵敗身死了。

而原本作為湖廣兵主將的左良玉,則因為在本時空裏複興黨在北京的辦事人員的運作下,根本沒有能夠成為湖廣兵的主將。湖廣方麵以地方不穩為由拒不出兵,使得朝廷方麵沒能從湖廣方麵獲得一兵一卒。

被調至河南任職的左良玉根本就沒像曆史上那樣生發起來。他目前階段以遊擊將軍的職位,非常悲催的和兵部尚書、所謂的六省總督的楊嗣昌一起,在開封城裏困守城池呢。

就在北京城裏因為周國丈家的糧行被劫而暗流湧動的時候。張獻忠率領麾下三萬精兵(有兩千人裝備了燧發滑膛槍,兩萬八千人身上有輕鋼板甲,配備了強弩和長矛等製式武器。)進攻大明的北方重鎮太原。

他采取圍城打援的方式,連續擊潰並殲滅了多路從宣府和大同來援的明王朝政府軍。

作為明王朝最強大的武裝力量,這些邊軍基本上在和張獻忠軍團的作戰中處於一觸即潰的狀況。在宣府和大同連續派出的多路援軍都失去音訊之後,兩地再也派不出任何的援軍了。已經被圍城三個月的太原城彈盡糧絕,搖搖欲墜,這座明王朝的北方重鎮即將落入張獻忠之手。

與此同時,李自成率領三萬正規軍(全部配備複興黨生產的製式武器和盔甲)以及兩萬附屬兵(作為炮灰和民夫的流民)出其不意的攻破洪承疇駐守的西安城。

和曆史上不同,陝西總督洪承疇沒有投降李自成,在總督府內懸梁自盡。秦王朱誼漶本人和以下兩千多名大明宗室被李自成屠殺一空。整個西安城裏的官員士紳和地主富豪,都在李自成的拷餉(他必須這麼做,不然沒有資金從複興黨手中采購補給)中被殺光。

不過對李自成來說比較倒黴的是,已經駐紮在潼關地區的複興軍西北第二軍團,和駐紮在商洛地區的複興軍西北第一軍團,在李自成攻入西安城後,就對李自成發出了通牒,命令其立即退出西安地區,將西安地區及整個陝南地區移交複興軍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