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零章、人心真的散了(1 / 3)

現代社會的著名演員葛大叔在電影裏說的那句“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如果放在封建社會裏,特別是放在封建化的軍隊裏麵,是非常的準確的。

從1629年到1631年這不過三年的時間裏,在原本的曆史上,在明朝末年叱吒風雲的三個主角,三股主要的武裝力量,如果說有一個共識的話,那這個共識就是葛大叔的那句“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現代人可能想象不到,“士氣”這種非常虛無縹緲,這種唯物主義者根本就不屑一顧的東西,對古代的封建農業時代的軍隊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

到1631年,明末主要的三股武裝力量中,位於遼東北地區的後金女真政權,在不斷內訌內鬥的過程中,以為黃台吉大汗複仇為借口,對複興軍遼南第一軍團布置在海州和蓋州之間的防線進行了六次大規模的進攻。

其中,大貝勒代善主持了兩次進攻,而小貝勒多爾袞也主持了兩次進攻。不過不管是誰主持的進攻,不管這樣的進攻是什麼規模的,他們在複興軍的防線麵前都遭遇了可恥的失敗。五六次進攻下來之後,除了八旗各部的三萬多蒙古附從軍在戰鬥中被消耗殆盡之外,還有近萬的女真“精兵”,也在戰鬥中,被遼南第一軍團的騎兵和戰車混編部隊的主動出擊所殲滅。

後金女真這種落後的兵民合一的部落式政權最大的問題就是,這種政權的最高領袖必須要用不斷的軍事勝利來維持自己的權威和地位。

黃台吉在世的時候,因為不斷的推進後金女真政權的封建化進程,在對外戰爭中的主要目的,其實並不主要是維持自己的權威和地位,而是為了補償因為生產力落後而導致的物資不足,轉移因為生產力不足導致的內部矛盾。這才是黃台吉不斷的發動對外戰爭的主要目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發起對蒙古各部的戰爭,黃台吉的目的主要是獲得牛羊戰馬並補充人口戰力。對大明發動戰爭,黃台吉的主要目的是獲得各種工匠農夫和大量的物資以及金錢。

也就是說,黃台吉發起對外戰爭是個賺錢的過程,壯大自身的過程。他發起戰爭的目的不是為了消耗後金女真自身的實力,而是通過戰爭進行搶劫和掠奪,補充自己的需要。

沒有了黃台吉的後金女真政權真的是非常不同的。在曆史上,多爾袞之所以能夠繼承黃台吉的地位,那是因為這個人在和黃台吉的對抗和學習中,很“聰明”的弄清楚了封建化這個事情對於後金女真政權的重要意義。“睿親王”的這個“睿”字,可不是說多爾袞在智力上真的很聰明,而是說多爾袞在對於政權製度的建設上的明確認識。

可是和曆史上不同,現在還非常年輕的多爾袞還沒有經曆那個曆史上的過程。所以在黃台吉死後,他的表現和其他的女真高層一樣,他希望能夠通過領導女真各部對複興軍的軍事勝利獲得八旗各部以及女真各部頭領的認可,從而登上後金大汗的寶座。

在後金女真內部的爭權奪利中,代善獲得了一半兒左右女真各部的支持,而多爾袞充分發揮了自己的各方麵“優勢”,通過原有的“關係”獲得了在科爾沁蒙古各部影響力極大的黃台吉遺孀布木布泰的支持,使得他內有上三旗的支持,外有科爾沁蒙古各部的支持,才能夠和作為野豬皮長子的代善有了一爭高下的實力。

雙方經過一係列鬥爭之後處於一種勢均力敵的狀態,最後鬥爭雙方也明確的認識到,想要獲得所有後金女真人的肯定從而登上大汗的寶座,不通過對外戰爭的勝利那是不現實的。

不過這兩個人很明顯的忘記了一個問題,那就是,野豬皮家族對於整個後金女真各部的統治,並不是絕對的。

和封建王朝有血統繼承的法理依據不同,野豬皮本人是通過對內戰爭壓服了女真各部的,黃台吉則是通過對外戰爭一起發財才把女真各部凝聚在了一起的。因為黃台吉的突然死亡,沒有完成政權封建化的後金女真,其實並不承認野豬皮家族天生的就應該成為後金女真各部的共主。

在這種情況下,其實野豬皮家族的主要繼承人代善和多爾袞,是應該對於發起對外戰爭非常謹慎的。畢竟一旦他們發起的戰爭失敗了,那麼後金女真各部的首領們,就會開始用最直接的手段質疑野豬皮家族對於女真各部的領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