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零章、錯誤的理解 錯誤的應對(1 / 3)

經曆了一場大亂,迎來了一場王朝更替,北京城仍舊是那個北京城,北京城的狀況仍舊是北京城的狀況。

世界上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沒有進行過任何的實踐,隻會坐在那裏空談空講。在他們嘴裏,似乎天底下什麼事情也難不住他們。似乎天底下的任何事情,隻要是他們做,他們就能做的比別人好一千倍。

“說就改天動地,做就無能為力。”這種人,其實是缺乏唯物主義的基本認知,不具備實事求是能力的糊塗蛋。

王書輝在複興黨內反複的強調的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要笨蛋,但是我們絕對不能要糊塗蛋。”

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複興黨幾乎每年都要進行一次的整風運動中,很多有了點文化就開始犯糊塗,成了那種“說就改天動地,做就無能為力”的家夥,都被複興黨的肅委會揪了出來。他們不是被下放到農場和礦山進行勞動改造,就是被複興黨直接開除出黨。

所以十多年下來,複興黨內思想教條行事機械的“笨蛋”很多,但是那些缺乏實事求是精神的“糊塗蛋”卻很少。

雖然複興黨在王書輝的領導下能夠用嚴厲的手段保證自己的組織堅持實事求是的唯物主義思想,但是,複興黨也沒辦法把天底下所有的“糊塗蛋”都解決掉。

除了複興黨之外,北中國的主要勢力中,已經被基本上清除的明王朝方麵的“糊塗蛋”最多,大順王朝,也就是過去高迎祥領導的闖軍次之。倒是因為生產力水平相對落後,沒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奉養那些沒用的“糊塗蛋”,使得後金女真這個奴隸製部落政權裏的“糊塗蛋”最少。

新建立的有點沐猴而冠味道的大順王朝裏麵並不是沒有明白人。比如已經被大順皇帝高迎祥冷落,受到大順王朝的“文官”“武將”們排擠的李岩。比如已經匆匆的趕回北京城負責京師周邊地區防禦工作的李自成和張獻忠。

但是,就像所有的缺乏重建過程的封建王朝一樣,高迎祥在接管北京城後,因為缺乏城市和國家管理經驗,所以接收了很多原來的明王朝的官員大臣。

要知道,凡是在封建王朝更替中能夠穩穩的站住腳跟,幾乎不少到任何的利益損失的統治階級,一般情況下都是那種統治階級中最腐朽、最落後、最反動的利益既得集團。隻有那些完全沒有國家和民族概念,做任何事情都以本集團本家族利益為目的的既得利益集團才會膝蓋特別的軟,臉皮特別的厚。

高迎祥麾下,包括李自成和張獻忠這樣能夠獨當一麵的人物,他們都缺乏治理國家運作政府的能力。讓他們打仗,在長期的實踐的過程中,通過大量實實在在的摸爬滾打,這些人說起來可能算是順手。但是沒有任何的實踐和經驗,也沒有任何的理性認識,讓這些人管理國家運作政府那根本就是個笑話了。

高迎祥麾下的人不是沒有想要在作為政府機構的新建六部衙門裏麵抓權占位的。但是別看當官兒這件事情似乎很簡單,但是真要到了那個位置上去的話,沒有相應的能力是做不成事情的。

高迎祥麾下沒有具備這方麵經驗和能力的人,但是北京城內並不缺乏具備這種能力的人。

大明王朝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市民暴亂而倒台,但是除了崇禎皇帝和孫承宗、袁崇煥等幾個有點忠心的大臣以外,大明王朝上層的大部分官員都仍舊留在北京城內。

當初高迎祥大軍攻進北京城的時候,那些早就已經和高迎祥暗通消息的朝廷大員立即就組織人手拜見了高迎祥。其中不乏閣老尚書等明王朝高層的核心官員。

高迎祥這個人是有“良心”的。這幫以前就和他聯絡過的朝廷官員很快就獲得了他的封賞和任用。他們也對高迎祥的接納“投桃報李”。高迎祥的登基儀式之所以能夠搞的花團錦簇,主要就是這批人出了很大的力。

1631年末的北京大暴亂的規模確實不小,但是高迎祥的快速介入,讓這場大暴亂造成的人員傷亡相對的不是很大。

除了近四千普通市民和兩萬多遼東軍在這場暴亂中喪生,城內各地發生了幾處火災之外,因為作為暴亂骨幹的京營士兵大部分被闖軍融合吸收,所以,這場動亂造成的人員損失控製在了三萬人以內。

造成北京城市民暴動的根本因素是糧食危機。

依托著大運河作為補給線的北京城,當時除了要為北京以及北京周邊的上百萬人口提供糧食以外,還要為十多萬外地部隊提供軍糧。在以周國丈為代表的明王朝上層利益集團的囤積居奇下,才最終導致了這場大暴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