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先死容易後死難。
寓意豐富的漢語對相同的話有不同的分析。比如說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可以理解成死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堅強的活下去,支撐下去卻是很艱難的。當然還有些人認為這句話可以理解成,作為最終都會死去的人類,當我們看到自己的同類在自己的眼前死去後,死亡造成的巨大心理陰影就會一直籠罩在還活著的人。
作為延續時間悠久的文明體係,成熟而又穩定的中華文明有著明確的道德內核。明確的道德雖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達到的,但是對於共同價值觀的普遍性認同還是持續而又穩定的存在著的。
舉個例子來說,叛徒和漢奸這種東西,在中國的曆史上一直存在,甚至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每個人都知道,做漢奸,特別是做那種被外國和外民族的主子所器重的漢奸,這是可以獲得巨大利益的事情。
不少人,特別是所謂的精英階層,包括古代的和現代的,他們在內心深處為了個人的和本集團的利益,都是不惜踐踏世間的一切道德的。但是,在共同的價值觀體係下,他們就是要去做漢奸,他們就是實實在在的做了漢奸,他們也會努力的去做一些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的事情,在精神上麻醉自己。
先死容易後死難。像中國這樣注重曆史資料的總結,對曆史的意義有著重大關注的文明,一旦出現了漢奸這種人物的話,在史書上就會被明確的記錄下來受到後世人的唾罵和批判。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西湖岸邊的秦檜跪像,象征著威嚴的曆史審判。這就導致了,任何人當了漢奸,做出了出賣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事情,都要受到良心的折磨。
後世有一副對聯是這麼形容明末遼東軍閥集團的首領祖大壽的,“一代名將,據關外,收關內,堪稱往複有忠義;兩朝貳臣,悖前主,負後主,真個裏外不是人。”
在文化壓迫和文明閹割肆無忌憚,中華文明倒退到野蠻和蒙昧狀態的滿清王朝時期,為滿清入關開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祖大壽被人這樣評價,不能不說,祖大壽和他的外甥吳三桂這祖家和吳家的一窩子漢奸實在是不得人心。
作為後世人當然可以吸著香煙,喝著茶水,在茶餘飯後的閑談和討論中對祖大壽吳三桂等漢奸人物做出嘲諷和唾罵,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當漢奸,在那個時候並不一定是他們內心深處的最佳選擇。
沒有人不喜歡大權在握,沒有人不喜歡在自己掌握的地盤裏作威作福。對於王朝末世時期一定會出現的軍閥集團的首腦們來說,他們最希望的當然是自己能夠乘勢而起,成為像趙匡胤李淵那樣奪得新王朝的最高權力的人物的。
當然了,成為開國帝王這樣的事情,即使在生產力落後的封建農業時代,也是需要完全依靠傑出個人才能敏感的抓住難得一見的機遇才能實現。
我們不得不說,從曆史記錄上看,排除封建君主對地方實力派軍閥的忌憚而經常對他們進行綏靖這個因素的話,明王朝對於祖大壽算的上是比較恩遇尊崇的。
按照曆史記載,因為祖大壽在遼東並不怎麼真實,充滿了水分的假冒偽劣的戰功,明王朝中央政府給了祖氏家族極大的尊崇。
隨著祖大壽地位的迅速上升,祖氏滿門都獲封官職。祖大壽的兄弟祖大樂、祖大成、祖大弼,子侄祖澤遠、祖澤沛、祖澤盛、祖澤法、祖澤潤、祖可法等,都是上自總兵、下至副將、參將、遊擊的各級軍官,分駐寧遠、大淩河(今遼寧淩海市)、錦州諸城。連祖大壽的妹夫吳襄和祖大壽的外甥吳三桂,都是借了他的光才能夠在遼東軍閥集團中迅速崛起的。
為表彰祖氏世代鎮遼的功勳,明朝崇禎皇帝即位後,還專門發布命令,在寧遠城內敕建祖氏四世鎮遼的功德牌坊。
後來當了漢奸的祖大壽,當初從內心深處並沒有真的就有想當漢奸的打算。一方麵,在文明等級的顯著差距下,無論是從文化還是從經濟上,處於奴隸部落聯盟狀態下的後金女真在祖大壽這些充分的享受著明王朝給他們的富貴尊榮的人眼中,是非常野蠻和落後的蠻夷狀態。
從內心深處,祖大壽這樣的人是真的看不上後金女真這些沐猴而冠的家夥的。特別是後金女真政權的創始人野豬皮和遼東將門集團的創始人李成梁的淵源非常的深刻。被後世的漢奸文人塗抹的非常英明神武的野豬皮,當初可是李成梁麾下的奴隸。“英明神武”的野豬皮當時可是像畜生一樣臣服在李成梁的腳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