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大臣們帶著自家夫人都出了宮,各自警告,今晚什麼事都沒看見,也不要去說什麼,往後怕是要變天了。
就這樣大臣們提心吊膽的過完了年,在過完十五之後上朝,都有默契的沒有提二皇子的事,也不知道皇上怎麼處置的。
然而在上朝後,皇上突然頒發了立太子的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昭曰,朕之嫡長子上官宸,為宗室首嗣,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將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
“兒臣領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本來還想說些什麼的大臣,此時也閉上了嘴。
很快,宸王被立為太子,火速傳遍了京城。
“我就知道太子殿下必定是宸王”。
“是啊……”。
“宸王成為太子,那王妃豈不就是太子妃了麼”。
清清聽到這個消息很是高興,前來宸王府給璃兒道喜,畢竟成為太子妃以後,是要搬去東宮的,想要再見麵就不會這麼容易了。
“璃兒,恭喜你”。
“謝謝,也希望你哥哥早日成婚,和和美美”。
清清臉一下就紅了起來。
“等到四月中旬你也快要生產了,千萬要小心些”。
“我知道了,不要擔心了,宸哥哥都已經準備好了”。
“馬上就要到冊封太子典禮了,你也不要累到了”。
——————————————
正月十八,大吉,冊封太子典禮。
冊封儀式開始後,需按之前朝臣協商後製定的程序順序舉行各項儀式,先由各主要官員展示進入,由於冊封繼承人本是國事,要正式通知朝中各官,於是等皇帝、太子全部坐定後,就開始了官的展示。
到了對應時辰後,宮廷諸衛將宣布百官入內,此時朝中供職的大小官吏都要按製度入內坐定,群臣畢到,亦為乾元朝最高禮儀。
百官入拜後,諸親和使者按順序入場,穿上最高級別的衣服,按頭天布置的地點入場坐定。全部人到齊後,侍中主持典禮開始了。
由於侍中在當時行使相權,在朝中地位僅次於皇帝,所以在宣布典禮正式開始後,有一批參與者將進入大殿到位。
一為群官、二為太子,值得一提的是入殿後群臣已無法繼續坐堂,需要站起來等候皇帝駕臨,各種儀式無聲等候,現場氣氛肅穆。
此後便是“帝服袞冕,禦輿以出之,曲直、華蓋、警蹕、護衛照舊。”
也就是說,從皇帝進門的那一刻開始,樂隊就開始演奏,敲鍾打鼓等等,“皇上帶著鼓樂聲進入正殿,隨著皇上坐定,鼓樂聲也就停了下來。”,從此為正式冊封儀式。
在儀仗官會上說“拜”,這時皇太子向皇帝行跪拜禮,儀仗官說“再拜”,群臣和皇太子一起向皇帝行跪拜禮,再由中書令將立在太子東北西側,手捧冊案、中書侍郎執璽綬立在中書令相對,驗明冊案後,由中書令將啟奏帝,謂之“有製”。
然後由太子出麵領受案冊、玉璽,從此又分別站崗,儀仗官又要召號行跪拜之禮,與第一次相同,先太子後群臣,其後以鼓樂聲及舍人領退,又引其入殿,以尚書令代天子念太子冊命詔書。
大體是褒揚皇太子的良好品行,鼓勵他之後的表現,並正式把璽綬代皇上送達皇太子手中,這樣就算是完成了冊封儀式的全部過程。太子於是在鼓樂聲中出了殿,出了正門鼓樂就停了,這時太子又對皇上行了跪拜之禮,作為代表冊封之禮的終結。
皇太子走後,即舉行退場儀式,侍中跪著奏禮結束後,又奏敲鍾聲,餘者由舍人率領而去。
此時璃兒正在受冊太子妃。
皇太子妃受冊,與皇太子同日傳製。節冊將至內殿,妃降自東階,迎置於案。讚就拜位,讚跪,妃跪。讚宣冊,女官跪取冊,立宣畢。讚授冊,讚搢圭。女官以冊授妃,妃搢圭,受冊訖,以授女官。女官跪受,捧立。讚出圭,興,四拜。禮畢,內官持節出,妃送至殿外,正副使持節複命。是日,妃具禮服詣奉先殿行謁告禮。隨詣宮門,俟皇帝、皇後升座,入謝恩,行八拜禮。又詣各宮皇妃前,行四拜禮。還宮,詣皇太子前,亦四拜。禮畢,升座,王妃、公主、郡主及外命婦,於丹墀拜賀如儀。
璃兒挺著肚子,看的皇後直提心吊膽,也很心疼。可下結束後,皇後立馬讓人給璃兒拿些點心,折騰半天怕是早就餓了。
“璃兒,累壞了吧,快歇一會兒”。
“我沒事,母後,哪有那麼嬌弱,他們可乖了呢”。
“那就好,禦醫有沒有說哪日會生產啊”。
“他也說不準,往往雙胎都會早產一些,穩婆奶娘也都找好了”。
“這生孩子就是到鬼門關一趟,可不能出任何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