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太子殿下,太子妃無事,隻是累的睡著了”。
“她真的沒事了麼”。
“是,太子妃身體虛弱,此次生產又動了元氣,需要好好靜養一段時間”。
“她沒事就好,母後,嶽母,我去和父皇說一聲”。
“去吧,這裏有我們在呢”。
“父皇,璃兒生了一男兩女,母子平安,隻是小三有點虛弱”。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你讓璃兒好好休息,朕先去看看朕的孫兒們了”一聽太子妃給他生了一個孫子,兩個孫女,皇上很是高興,雖然小三虛弱了點,但是好好養著就是了。
產房很快被清理幹淨,但是依舊能聞出濃濃的血腥味兒。
皇後等產房收拾妥當,便和雲母一起出去了,讓璃兒好好休息。
等璃兒醒了後,已經是在兩個時辰以後了。
“宸哥哥”聲音嘶啞著,嗓子有點痛。
“璃兒,你醒了,有沒有哪裏不舒服”。
“我沒事,就是想喝水”。
太子立馬跑到了桌子上,倒了一杯水,端過來,喂給璃兒喝。
“孩子們呢”。喝完水,想起孩子們了,好像生了三個孩子呢,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在隔壁房間呢,嶽母和奶娘在照顧著,我去抱過來給你看看”。
沒等璃兒說話,就連忙出去去隔壁了。
在進來的時候雲母抱著一個,幾個奶娘各抱一個。
“璃兒,你看,這是小三,最小的寶寶,雖然虛弱了點,但是好在可以吸奶”雲母看見璃兒,連忙把孩子抱去給她看。
“藍色的那個是哥哥,最先出生的,粉色的那個是妹妹,都特別好看”。
璃兒看著自己拚死生下的孩子,都好好的,一陣欣慰,親親這個,摸摸那個。
“娘,我能抱抱麼”。
“不行,你身體太虛弱了,等過幾天在抱吧,對了,還沒起名字呢,可以先起個乳名先叫著”估計大名皇上會給取。
“宸哥哥,你有什麼建議麼”。
“沒有,你起就好”。
“那你先想著,我給他們送回去,一會該餓了”。
“好”知道看不見孩子以後,璃兒才收回視線,一直在想著,該起什麼名字呢。
在璃兒的思考下,乳名定下來了,哥哥叫安安,寓意平平安安,妹妹叫樂樂,希望她以後快快樂樂的長大的,小妹妹叫嘟嘟,她生下來的時候最小,最虛弱,希望她能長胖一些。
洗三這天,陽光格外的好。
洗三是誕生禮中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是說在一個小孩兒出生之後的第三天,要洗一次澡,這個澡不是普通的澡,是非常正式和有儀式感的,親朋好友們都是要來觀看的,這個洗三的儀式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就是:洗滌汙穢,消災免難和祈祥求福。
正午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幾個奶娘抱著剛出生的三個孩子站在室內,給那些個宗室的婦人還有大臣家的女眷看看,孩子都太小了,不過長的白白嫩嫩的,看著就十分的可愛,而且三個孩子都不認生,這麼多人在這裏,三天的時間眼睛已經睜開了,黝黑的大眼睛好奇的看著四周,似乎對這個世界都充滿了好奇。
“洗三”儀式在午飯後舉行,由宗室的一個比較有福氣太妃主持的。
首先,在產房外廳正麵設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瓊霄娘娘、雲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爐裏盛著小米,當香灰插香用。蠟扡上插一對“小雙包”(祭祀時專用的羊油小紅蠟),下邊壓著黃錢、元寶、千張等全份敬神錢糧。
將盛有以槐條、艾葉熬成湯的銅盆以及一切禮儀用品均擺在案桌上,這時,嬤嬤們把抱過來,“洗三”的序幕就拉開了。
然後所有人依尊卑長幼帶頭往盆裏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錢幣,謂之“添盆”。如添的是金銀錁子、硬幣就放在盆裏,如添的是紙幣銀票則放在茶盤裏。此外,還可以添些桂圓、荔枝、紅棗、花生、栗子之類的喜果。
太妃的嘴皮子也是十分的利索的,你添清水,她說“長流水,聰明伶俐”;你添些棗兒、桂元、栗子之類的喜果,她便說:“早兒立子(“棗”與“早”諧音,“栗”與“立”諧音),連生貴子(“桂”與“貴”諧音);桂元,桂元,連中三元。”以博得大家的喜歡。
添盆後,太妃便拿起棒槌往盆裏一攪,說道:“一攪兩攪連三攪,哥哥領著弟弟跑。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唏哩呼嚕都來啦!”這才開始給嬰兒洗澡。孩子受涼一哭,不但不犯忌諱,反認為吉祥,謂之“響盆”。一邊洗,一邊念叨祝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