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卻是心意已決,曆來皇權更替必有一番殺戮,還不如趁自己有幾分心力安排好一切。太子順利登基,大權在握,以後好好治理國家。其他兒子都沒了實權,不管心裏什麼想法,總是翻不出大浪來,隻希望皇帝看在血緣份上留兄弟們一條活路,便是終身圈在京裏也無妨。
皇位交接是國家大事,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辦好的。皇帝一邊和太子交接國事兵權,把皇家暗衛和玉璽等象征帝王身份的東西都交給太子。並把私庫裏的東西留了一半給太子,剩下的其他子女平分。
乾元文景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文景帝上官景浩移位於太子上官宸,時年四十二歲。
隨著乾清宮前揚起手臂甩了三下響徹雲霄的靜鞭,身著明黃色龍袍的上官宸一步一步的走上了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寶座。
上官宸緩緩落座,下麵眾人紛紛行跪禮,“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響起,上官宸看著這從未體驗過的視角,沉了沉氣息:“眾愛卿平身。”
至此,景文朝宣布結束。
“朕初登基,當行仁孝之道,尊父皇為太上皇,尊嫡母孝文皇後為母後皇太後,太子妃雲氏為皇後,嫡長子上官錦堯為皇太子,冊禮之事交由禮部操持”。
“皇上仁孝,福澤萬民。”眾臣再次跪拜,上官宸微不可見的呼了口氣,從此以後,自己便是這大清萬千百姓的希望。
長樂宮。
招待完幾位夫人後的璃兒明顯有些疲憊,就靠在床邊小憩,皇上進屋子後看到的便是這樣的景象,伸手製止了想要通稟的明月,輕手輕腳的湊到了璃兒跟前。
璃兒的眼睫毛上有著輕微的癢意傳來,待意識到是某皇帝在作怪後,宜筠噗嗤一聲笑了出來。
“璃兒並未熟睡?”
“並沒有”。
“辛苦璃兒了”。輕輕吻了吻璃兒的額頭。
“宸哥哥也辛苦了,讓臣妾能在這長樂宮裏住著”。
“那當然了,乾元男兒誌向不外乎二者,其一忠君報國,其二妻兒無憂也。”上官宸笑著說道,“我現下已是滿足了,這肩上的擔子該我扛起來的”。
“今日你登基,父皇昨日就去上陽宮了,可見父皇是處處替你著想的。”璃兒總是能在平常至極的話語裏給上官宸最重要的信息,為上官宸周全著朝政之外的事情。
上官宸登基當日,處理完朝政之後親自去上陽宮去伴在的身側,感念文景帝對自己的看重,同時也表達了文景帝對於乾元的重要性。
皇帝退位後便搬到了上陽宮居住,皇後也搬到了上陽宮,其他有子女的妃嬪可以跟著子女出宮榮養,無後的便搬到了北宮居住。未央宮和長樂宮則留給了新帝新後。
新帝即位第一件事便是大封宗室後宮。
郡主的封號倒是都沒變,隻是從郡主變成了公主。
然後便是新帝的妻妾子女,太子妃自然是皇後。安安是嫡長子,如今自是名正言順的太子。
新帝子女不多,如今已是有一子二女了,想想新帝的年齡,下一輪的奪嫡隻怕更加慘烈。
好在皇帝看重嫡子,對皇後愛重,太子也是自幼被皇帝帶在身邊教養。
皇帝登基後大赦天下,賦稅徭役都減免一年,朝臣又提出了一件大事。
便是選秀了。太上皇年邁,朝中停選了幾屆,如今新帝登基,不知道多少人家想送女兒進宮博榮寵呢。皇帝子嗣不多,後宮也不充盈,皇帝正值壯年,太子卻已立,誰知道以後會鹿死誰手。
“朕從前就說過,隻會有皇後一人,不會立妃”。
“皇上,隻是眼下隻有一位皇子,也太少了些……”。
“那你怎麼就知道皇後不會在有孕”。
大臣們啞口無言。是啊,皇後既然能生一胎,就能生二胎。可不立妃也不符合規矩啊,隻怕要到太上皇麵前說一說了。
太上皇說退位便是真正放權,不幹涉新帝絲毫,他如果想管,那還退位幹啥。
時光流逝,馬上就要到景宸元年了。
新桃舊符,鞭炮陣陣,景宸元年的春節似乎比往年暖和一些,所以正月裏頭,皇上和皇後回將軍府就把孩子帶上了。
三胞胎已經十個月了,在皇後的諄諄教導下已經會叫娘了,雖然發音不是很標準,但皇後還是很高興,而皇上這個爹因為太難念,三胞胎還沒學會。
他們和宸哥哥像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而且三個孩子的相似度也高達百分之九十。
瞧瞧他們那烏溜溜的大眼睛,那濃密纖長卷翹的睫毛,那大雙眼皮,雖然現在還沒有桃花眼的形狀,但就算他們的眼睛像了璃兒,璃兒的杏仁眼也不錯呀!還有那小巧秀氣的鼻子,粉嘟嘟的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