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六章 戴維斯的糾結(1 / 2)

既然提前明白了林肯的意圖,那麼李永吉也可以提早作出應對,從而讓未來的結果更加有利於自己,於是,已經休整了差不多的中華遠征軍再次掀起了大動作。

整個中華遠征軍除了留下少數的傷員病號,配合地方私人部隊維持當地治安外,全軍主力總共三萬多人全部出動,然後打著支援的名義,直接乘船從新奧爾良出海,直奔巴爾的摩。

隻用了兩天不到,整個中華遠征軍就在巴爾的摩登陸,與當地的聯盟軍成功會師。

石牆傑克遜本來還十分開心,畢竟來了中國人這個強援,然而很快他就發現,中華遠征軍這次似乎有些來者不善。

沒錯,這支來援的中華遠征軍,雖然登陸了,但從一開始就沒有跟聯盟軍合並在一起,而是在聯盟軍的軍營外麵重新搭建營房,而且軍營直接就在碼頭邊上,等於隱隱的控製了碼頭。

而且,中國人隱隱約約的隔閡,也讓傑克遜感到奇怪,如果不是考慮到雙方的確是戰火結成的友誼,而且還有一個共同的大敵北方軍,他早就看出這是一種威脅了。

然而,聯盟軍的信息傳遞速度還是十九世紀的那一套,慢的不得了,加上首都裏士滿也一直沒有消息傳過來,所以在信息不足的情況下,雖然傑克遜十分疑惑中國人的表現,但也隻好把這歸結於中國人的傲慢,慢慢也就不怎麼搭理了。

很快,事態正如李永吉所料的那樣,偷偷調集兵力的林肯,真的對北方的加拿大動手了,南方前線隻留下了極少數的部隊防守。

北方軍的攻勢猛烈,一來就把英國人打的叫苦不堪。

這一次,北方軍的攻勢分為左右兩路,左路軍從底特律出發,沒多久就打下了多倫多,並繼續向渥太華跟蒙特利爾挺近。

右路軍則配合提前到來的波托馬克軍團援軍,很快推進到波士頓城下,期間北方軍攻勢猛烈,悍不畏死,雖然暫時還沒有攻下波士頓,但看目前的樣子,下城也就是時間問題了。

接連不斷的猛攻,讓英國人直接暈菜,大感吃不消,畢竟他們雖然也從國內調集了不少兵力,但兵力終歸無法跟舉國動員的美利堅合眾國比,而且武器差距也不大,甚至某些方麵還不如北方軍,打的艱難也就可想而知。

也就是這個時候,英國人終於想起盟友了,連忙給聯盟發信,讓他們趕緊出兵,以圍魏救趙的方式幫一下英國人。

沒錯,就是圍魏救趙,雖然英國人沒這個成語,但類似的戰術人家也是懂的,知道這時候指望聯盟軍增援是不現實的,隻能指望聯盟軍在南部前線發動攻擊,牽扯北方軍的精力。

打了這麼久,北方軍大概有多少力量,他們也是能算的差不離的。

得到這個消息後,裏士滿的戴維斯很是糾結了一番。

本來按照他的意思,是要立刻出兵,趁著聯盟軍被英國人拖住的時候,一舉打進合眾國境內,早日實現美利堅的神聖統一。

然而我們都知道,美利堅聯盟國雖然建國了,但其實是個鬆散的政權組織,戴維斯雖然是總統,但完全做不到一言九鼎,不可能什麼都聽他的,這一點跟已經集權化的林肯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說,他想要做什麼,就得開會,就得跟其他大佬議員商量著來。

果不其然,雖然總統戴維斯跟總司令羅伯特·李,都力主馬上發動全麵進攻,配合英國人收複失地(沒錯,在聯盟國來看,這就叫收複失地),然而其他人卻不這麼想。

出於經濟考慮,很多南方大佬都不同意立刻出兵,他們大都一個意思,那就是打還是要打的,但要等一等,等北方軍跟英國人打個兩敗俱傷之後,他們再去撿便宜。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那就是全麵進攻不是兒戲,需要的物資不是一點半點,而就目前的聯盟政府來說,缺錢缺的真是不要不要的,連日常行政支出,都完全是靠中英貸款,在這種情況下,發動一場全麵進攻,總是需要一點時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