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2 / 2)

楊君蘇謙虛道:“我身為農場子弟,所有的一切都是農場給的。什麼埋沒不埋沒的。三百六十行,都是好行;農業戰線才是第一線。”

小劉點頭:“你說得對。農業戰線是才第一線。那什麼,你先在辦公室裏坐會兒,我拿給何主任看看。”

何主任一看,立即拍著大腿說道:“對對,就是這個味道。光看題目就令人振奮。小劉,你以後多跟楊同誌學學。看這題目取的,這就叫畫龍點睛。”

小劉:“好的何主任,我會好好跟她學習的。”這話是真心誠意的。

何主任拿去給紀書記看,紀書記看了也說好,拍板定案:“全發。”接著又補充一句:“以後小楊的稿子直接發。”

何主任點頭:“好的好的,紀書記。”

楊君蘇的4篇稿子同時上了內刊,楊利民一看,又忍不住炫耀。大家自然樂於捧場。耿忠假裝聽不見。

耿忠最近的日子很不好過,前段時間革委會的葛紅生和寧雷去四分場批判楊君蘇,結果反被鬥倒。很快就有傳言出來,說舉報信是他們父子寫的,大家對他們是敬而遠之,明裏暗裏排擠他。

以前楊利民是辦公室裏的最底層,現在是他。以前被人搖頭歎息同情憐憫的是楊利民,現在換成了他。

他兒子耿軍比他的處境還差,領導給他穿小鞋,同事擠兌他。有人笑話他們父子倆變成了難兄難弟,輩分都變了。

楊利民看著耿忠這麼倒黴,心情就更好了。這人呐,要是沒生個好兒女,一輩子就完嘍。

像耿忠和耿軍真是越努力越完蛋,不像他,躺著就能過上好日子。

現在的他,生活美滿,家庭和諧,天天心裏樂開花。

家有四朵金花,純金的;馬上要住大房,全新的。

兄弟父母捧著,真心的;他還是科長爸,親生的。

第九十七章 三不倒

內刊登出來後, 小劉主動給《農業報》和《農墾報》打電話,問他們要不要轉載。

兩家報紙的編輯一看,覺得文章寫得確實不錯。

《農業報》準備轉載軍屬篇和墾荒篇, 而《農墾報》要轉載的是另外兩篇, 建房子和宋要武那篇。

宋要武是隔了一天才看到內刊, 她看完楊君蘇的那篇《昔日鐵姑娘,今日女場長》後,默然良久。倒不是說她寫得不好, 相反,寫得非常好。就是這溢美之詞太多了。盡管誇得很含蓄自然, 渾然天成, 可她還是有些不適應。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托啦 (>.<)

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