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狗漢思(1 / 3)

流浪狗漢思

1

漢思跟許多寵物一樣,生下來就長著一身尚可尊貴的毛發,就注定這一生要有一些不同尋常的故事了。漢思一雙明媚的大眼看向人的時候,完全是一種講話的神態,同時也會把人的喜怒哀樂深深印在心底。漢思是個多情多意的京巴狗,雪白的毛發讓漢思感覺是上輩子的造化。

漢思最大的不幸是它遇見了齊基林。

漢思是在半歲的時候走失家門的,原主人是個半瞎的老太太,漢思受不住寂寞,經常跑出屋子,到院子門口望街上的熱鬧。它是被一塊誘人的烤雞腿引著跟上了路邊行走的孩子。等到那個孩子把手中吃得剩下一半的烤雞腿送給它的時候,它已經在那個孩子的懷裏了。這個孩子就是齊基林。

齊基林有多愛漢思?漢思真是一言難盡。用一段話形容:漢思跟齊基林在那個家裏居然平起平坐,吃一樣的食物,喝一樣的飲料,睡同一張床,用一管牙具,用一個澡盆……齊基林視漢思掌上明珠,心肝寶貝,甚或就是他自己。

然而,就在漢思感到自己掉進了一桶蜜罐裏之時,齊基林卻拋棄了它。毫無根據毫無征兆地徹底拋棄。漢思不得不在拳腳棍棒之下離開了齊基林的家。

因為,齊基林死了。

2

齊基林是齊德罕在外偷養的女人生的孩子。

齊德罕是這座城市的首腦人物。他是個生活一慣很嚴謹的人,但在一次有謀劃的酒宴上,他認識了齊基林的母親。天下再絕頂聰明的掌控情結的男人也會有失控的時候,齊基林的母親隻在幾小時的時間裏就讓齊德罕失了前蹄。好在很快被齊德罕擺平了,擺平了的結果是給了齊基林母親一筆錢,打發她去了加拿大。但一年後,齊基林的母親就把剛剛三個月大的齊基林送回了齊德罕的家,自己揚長而去。

齊基林是在大媽(齊德罕妻)和哥哥姐姐的仇視下長到八歲的。八歲以前他不知道什麼是快樂,他孤孤單單的活著,但大家都不敢小看他,他的眼神特別像齊德罕,由此齊德罕尤為寵愛他。

齊基林抱回漢思的時候,全家人都叫喊著把漢思扔出去:“它會害了大家的!咬了哪個會得狂犬病的!”大媽和她的孩子們紛紛抗議。但,漢思還是留了下來。留下來的理由是齊基林要它。漢思從此隻可以在齊基林一個人的房間裏出入、玩耍、走動。

齊基林多麼開心!開心的日子讓齊基林有了笑聲。所有的封閉多年的心事;所有的煩惱無助;所有的願與夢,統統有了傾訴對象,他的小小的漢思會細心地聽。漢思非常理解齊基林,有時聽著聽著會流下淚來。每每這時,齊基林就會一下子抱起漢思,他們會頭頂著頭,一起哭,然後,再一起笑起來。

那段日子,真是前所未有,他們經常被太多的興奮包圍著。世上的快樂對某些人有時真的是轉瞬的。齊基林和漢思的快樂隻維係了一年就發生了意外。這個意外完全是齊德罕一手造成的,或者說是齊基林的母親害了她的兒子。

原來,齊基林母親八年來從未間斷對齊德罕的搔擾,勒索的胃口越來越大。她早已回到了本市,她需要要回兒子齊基林,隨齊基林帶過去一定的固定產多少多少,活動產多少多少。其實,她忘記了勒緊別人咽喉的代價往往是兩敗俱傷。這就是她最不高明的地方。其實,她從一開始就注定前途是灰暗的。她忘記了她的對手是齊德罕,而非一個庸才。不久齊基林母親在一場意外車禍中死了,死得及其自然。

但,齊德罕還是很快預感到有些不對頭。於是他做出了最壞的打算。時隔一周後的一天,齊德罕突然親自去學校接齊基林,這讓齊基林好開心!一路說笑著,根本就不知那是一條再也不歸的路。他們的車子到了一條路的轉彎口,迎麵一輛滿載貨物的大貨車晃晃悠悠地駛來。一切都像齊德罕預定的那樣,兩車相撞結果是“大”者勝。齊德罕和兒子齊基林及車子無一幸免。

人世間就是這樣的,處心積慮的結果總是有個慘痛的代價等著人。但齊基林有什麼錯?漢思想不明白。漢思被撅出家門是自然的。

3

少婦賈鑫正在尋找她的狗兒子。她的狗兒子走失多日了,她還是不死心。登出的尋狗啟事也音訊皆無。這天早上,她走出家門再去尋找,她的呼叫聲:“狗兒子!狗兒子!”或許讓蹲在路邊草坪裏的漢思有些感動,漢思居然在那裏哼唧了兩聲。這兩聲哼唧不是應聲,但在賈鑫那裏就是一個驚喜!意外之喜。賈鑫幾步跨過去,不容分說,抱起漢思就走。

漢思沒有理由拒絕丟失狗兒子痛苦不堪的賈鑫的一再挽留,盡管自己還沒有從失去齊基林的哀思中走出,但漢思還是想通了,自己生下來注定是要為別人快樂而樂,為別人痛而憂。活著最大的意義就是給人快樂,並非索取。

賈鑫喊漢思狗兒子,漢思知道自己將是一個替代品。日後的許多日子都讓漢思感到做一個替代品的不易。賈鑫讓漢思認識家裏僅有的成員:爹的、媽咪。媽咪就是賈鑫,爹的就是她先生。

漢思從此再度被尊貴成人,或許更勝一籌。吃飯的時候,漢思也會尊貴地戴上吃衿,挨著賈鑫的座位有一隻特製的椅子是給它的。它坐上去後,必須把兩隻前爪放在飯桌上,擺正的姿態跟一位先生一樣的。進餐時,它必須做出文雅樣子,兩爪把持碗碟,伸過嘴去,一點點地吃。不許狼吞虎咽;不許吃出“吧噠”的響聲;不許搖尾巴晃身子……

漢思多虧原來素質就很不錯,接受這一套高雅訓練隻是一頓飯工夫。這讓賈鑫非常快活。她一快活就會流淚。一流淚就好半天。漢思有些不解。可到了晚上,漢思就深深的明白了。

晚上,漢思有自己的小床。它的小床緊挨著賈鑫的大床。漢思在躺下之前,就知道了賈鑫原來是靠著一雙假肢走路的。她卸去假肢躺到大床上時,那一小堆堆讓漢思倍升憐憫。賈鑫是七年前一場車禍軋斷了一雙秀美的腿。那時她剛剛結婚,他先生為她安裝了假肢以後就在外又成了家。七年來他沒有放棄照顧賈鑫的責任,每周都會回來陪她一天或者半天。賈鑫也曾絕望得放棄活下去,但終被救回這世界裏來。她先生說:“別那麼傻了,你還是我的妻子,我永遠愛的是你。我隻是需要有個人代替你為我生兒育女。”

這種話最終還是讓賈鑫受用了。因為她想通了,活著是一個定數,痛苦是永恒的,快樂是相補的。上帝要給你的,你必須接受。不給你的,你要也要不來。

漢思知道了賈鑫的身世後,同情之餘盡力為賈鑫驅散痛苦和寂寞,讓煩惱盡其能地遠離她。讓賈鑫開心快樂是漢思這段時日最想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