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駁的城牆,灰與黑占據絕大部分,破損的旌旗已看不清原是誰家兵馬,城牆下鬆散地站著兩個士兵隨意看著來往的百姓,無精打采。進城的人步履蹣跚,走得有氣無力,麵黃肌瘦,一看就餓了好幾日,他們穿著灰暗陰沉,沒有生機。人與人之間,隔得老遠,稀稀拉拉,不成行。
踏入城能看見隨處有缺口的牆,牆上爬滿了毫無章法的枯藤,抬眼望去全是衰草飛揚,隨處可見長滿青苔的店鋪和沾滿灰塵的亭子,這原是給趕集人歇腳的地方,現在無人問津,幾根木頭支撐著架構搖搖欲墜,無人清理,生怕它摔下砸到人。
再往前走是起伏建築起的外牆,牢牢地圈著這座不見人氣的城,在城中依稀可以看見一個簡陋的帳篷,帳篷後,是一家早已人去樓空的院子,院子也無人打理,滿院衰草枯荷,焦黃一片向四處蔓延。在那幹枯雜亂的荒草中,卻行進著幾個年輕的孩子,手上忙著事,無心關注四周的衰敗。
老人及小孩互相攙扶著,試探地湊近,越靠近帳篷,越是害怕。他們全身都是汙泥點點,頭發亂蓬蓬的一團。為首的老人,從破布口袋裏掏出一個缺了口的碗,顫顫巍巍,搖搖晃晃,帳篷前的年輕人接過他的碗,倒真往一旁的大鍋裏舀出了稀粥。
已好久沒有看到這樣珍貴的米粒,老人及小孩捧著碗跪在地上感謝,哭得雙肩顫抖。
“快些起來吧,老人家。”隨著美妙至極的聲音出現的,是一位婀娜的女子,單看容貌,不算傾國傾城,可周身氣質嫻靜優雅,讓老人想起這城裏一座破廟裏供奉的仙子。
那都是幾輩人的事了,是村裏口耳相傳的故事,沒想到現在讓他看見了真人。
這位善人所做之事,又如何稱不上菩薩心腸,若不是災荒年月,有這樣的一位善人,鄉裏鄉親定是集資為她修建廟宇高香供奉。
“雲平,扶這位老人家,去一旁把粥喝了。”她話音一落,從那破敗園子裏快步跑出一個少年,扶起老人家就往一旁的桌椅走去。
這個粥棚半個月前就出現了,每日都有粥供應,粥裏有野菜還有樹根。若非餓極了,不會有窮苦人家來,這樣也好,反倒是免了那些官宦之家,趁火打劫,讓不少口糧都入了貧苦人家之口。
薑婆婆和孫子分著吃粥,用餘光打量著她,目光柔和。像看天上神女下凡,那樣恭敬。
每個水川的災民心中都有疑問,這方圓百裏沒有麥子也沒有稻穀,不知這位姑娘是從哪裏拿來如此新鮮的食材,不知她是何等人,居然出手如此闊綽,讓他們活下去。有猜測的人也不敢多言,生怕驚擾了仙人,絕了他們的生計。
看雲平忙不過來又把雲清叫來,讓他倆一起施粥,剩下的幾個人繼續在破敗的園子裏打掃。
安排一切後木鳶轉身回了帳篷,剛坐在缺了一角的椅子上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帳篷又被人掀開,剛捂好的暖,被灌入的風一壓,頓時又冷了下去,木鳶隨即打了個寒戰,裹緊身上單薄的衣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