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朱棣的問話,陳默毫不猶豫的回答道:“學生認為東廠廠督這個位置,由鄭和擔任更為合適。”
“但是我還是要提前告知殿下一點,那就是鄭和絕非池中之物,日後您將會有更大的使命賦予給他,鄭和雖然有能力也有資格暫掌東廠,可是長期管理是不可能的。”
“在此期間,您還要提前培養能夠在日後替代鄭和的新任廠督!”
隻要朱棣登基,那他很快就會著手遠洋之事。
鄭和下西洋這是絕對不能篡改的曆史,同時這也是東方古國對西方進行的第一次接觸。
聽到陳默的提醒,朱棣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那你說說,朕日後還有什麼使命要賦予給他?”
“殿下繼位在即,國內還有許多事情需要處理,所以急需心腹任職,替您分憂。”
“可是等您登基即位,威加海內以後,您必須要向海外諸國釋放善意的信號,現在海外各國也正在嚐試遠洋之事,如果大明能夠借此機會率先完成航海,那必將可以促成大明萬國來朝的壯舉,如此一來,您便是日後受人傳頌的千古一帝,此等功績,足以與修繕史書相比!”
朱棣行伍出身,對於虛名並不在意。
可是因為他得位不正,所以他才更想扭轉自己在讀書人口中的形象。
大明朝消息並不閉塞,也知道海外還有諸多的國度。
可是朱棣之前也隻曾設想過與諸國修好,卻從沒想過萬國來朝。
陳默這番話可謂是說進了他的心坎裏,他指著陳默的鼻子笑罵道:“幸虧朕當初一時心軟,這才沒將你和方孝孺一同處死,如若不然,我大明豈不是要痛失一名股肱之臣!”
“殿下謬讚了,學生也不過是在古文中得知了海外尚有諸國的存在,陛下文治武功,堪稱千古一帝,若是不能達成前人盼望的願景,那豈不是白白耗費了光陰!”
正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
陳默這番彩虹屁拍的朱棣頓時有些飄飄然。
朱棣手撚胡須,笑著說道:“你說的沒錯,縱觀曆史,諸位帝王,誰不曾設想過萬國來朝,可真正能做到此事的,卻也隻有大唐一朝而已。”
“朕如今雖然已經年過中旬,可卻上馬能戰,力能伏虎,有生之年想來應該也能看到那萬國來朝的盛景,應該也能讓大明與大唐一較高下!”
朱棣此時躊躇滿誌,眼中閃爍著希冀的神采。
他此時仿佛已經置身於金鑾殿上,而他的腳下則匍匐著來自海外諸國的使臣。
“殿下定能如願以償!”
陳默本以為恭維朱棣一番,自己就能脫身而去。
卻不想朱棣此時突然話鋒一轉,開口對他說道:“陳默,朕有件事情想要請你幫忙,不知道你是否願意答應?”
“殿下有話盡管直說,隻要學生能夠做到,肝腦塗地,學生在所不辭!”
“嗯,靖難已經結束,國家現在也已經趨於穩定。”
“建文不知所蹤,但是國不可一日無君。”
“朕想要登基即位,年號永樂,隻是現在還沒想到有誰能來起草這份登基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