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歎完了之後,朱棣再度抬頭看向陳默:“你之前說這把火槍是一名商人送給你的,這火槍是他的高價從奧斯曼商人那裏買來!”
“沒錯,的確如此!”
“看來此人應該是個難得的人才,否則絕對不會擁有如此遠見。”
“你們二人是如何相識的?”
“微臣昨日攜拙荊出行,半路上看中了一隻發簪,但卻沒有帶夠銀兩。”
“那時微臣的身上隻帶著陛下賞賜的一隻鬼工球,無奈之下便想先將此物抵押給那老板,等回家取足了銀兩再來贖回。”
“卻沒想到這沈懷半路突然殺出,並親自為微臣解圍,他給了微臣百兩黃金,收下了那隻微臣想要抵押的鬼工球。”
“我昨天已經與他約定要將這鬼工球贖回,所以他昨晚特地前往了微臣的寒舍,不過他並不是為了取回黃金,而是為了將這火槍帶給微臣。”
“手下鬼工球不過是他見縫插針的計謀,他真正的想法其實是想借這把火槍,讓自己在朝中謀得一官半職!”
聽完了陳默的這番講述,朱棣也不氣惱。
按理來說朝廷禦賜之物,臣子斷沒有抵押,處置的資格。
而且陳默身為朝廷命官,竟然和民間商人有財務往來,這與朝廷律法來說也是極大的忌諱。
可是朱棣並未因此動怒,反而是開口的陳默問道:“那你昨晚將黃金還給他了嗎?”
“微臣府中沒有那麼多的黃金,所以隻償還了他五十兩黃
金,加帶按照市價折合的五百兩白銀!”
“你身為朝廷官員,而且還為他做了這麼多的事情,就算不償還他銀兩,他也無話可說。”
“可是微臣在外的一言一行卻都代表著朝廷,代表著陛下。”
“我若是收了他的百兩黃金,那日後很可能會成為被他拿捏在手中的話柄。”
“微臣入朝為官,隻為給陛下分憂,給百姓謀福,若是因為一點小事便受其拿捏,那豈不是愧對陛下的栽培!”
陳默對答如流,而朱棣臉上的笑容也變得更加燦爛。
“你這小子果然是巧舌如簧,心思要比你那老師活絡不少!”
“陛下言重了!”
“你這次獻寶有功,雖然此物並不是你從西域商人那裏購置得來,但是你卻慧眼識珠,將這東西呈遞到了朕的麵前。”
“朕之前還在想著要如何賞你,可是你卻為了給靖難遺孤脫罪而拒絕了朕的所有賞賜,堂堂一個朝廷大員,帶著妻子出門逛街竟然連幾百兩銀子都拿不出來,就這還好意思說是代表了朕,代表了朝廷?”
朱棣大手一揮,十分慷慨地說道:“現在正想好應該賞你什麼了,你這次不僅護駕有功,而且還為朕獻上了如此寶物,朕就賞賜你白銀千兩,珊瑚朝珠一串,晚些時候朕會令人送到你的府中!”
區區千兩白銀,對於一名朝廷官員來說算不得什麼。
可是這串瑪瑙朝珠意義可就不同了。
哪怕是放在國力昌盛
的明朝,一串珊瑚朝珠同樣價值不菲,而且能夠得到如此賞賜,也可以說明陳默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