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登島
隨著陳默踏上了那隻大船的甲板,在場上所有為陳默送行的人紛紛對其拱手行禮。
他們都知道陳默此一行肯定是凶多吉少,畢竟要從大明前往扶桑本就需要遠渡重洋。
再加上這一路上的顛簸,陳默本就不擅長水戰,此次前往扶桑勝算究竟幾何?其實在場眾人心裏也都沒有分寸。
但是身為主管浙江的官員,他們卻知道這群扶桑倭寇之前曾給地方的百姓造成了多大的傷害和影響。
陳默此一役,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同僚前來為他送行,就連之前與他曾有許多摩擦的紀綱,此時看著那遠去的渡船也不禁紅了雙眼。
他萬沒想到陳默的胸懷竟會如此寬廣,甚至在臨行之前還特地叮囑他何為伴君如伴虎。
也正是因為陳默的那番提醒,這才讓他明白了自己如今的處境有多幸運。
否則如果再像之前那樣試圖掌控整個北鎮撫司的話,那被朱棣猜忌似乎也是遲早的事情。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陳默的這番提醒恰恰讓他避免了這個結局,所以他對陳默的心中充滿了感激。
在場的人群當中隻缺少了趙無言一個身影。
如果沒有黃萬成那件事情的話,趙無言也不會被迫辭官想來,他現在也應該還在人群當中。
雖然陳默與其共事的時間並不算久,可是黃萬成有話直言的性格卻讓陳默為之讚歎。
眼看著這些同僚當中竟沒有那個自己熟悉的身影,陳默的心中一時也不免有些遺憾。
但他卻沒注意到此時在距離渡船最遠處的角落裏,一個略顯佝僂的身影正在那裏對他的船隻行注目禮。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之前委托陳默為自己向朝廷送去辭官書信的趙無言。
所有人都以為他已經帶著亡妻的骨灰離開了浙江。
卻不知道趙無言此時仍舊留在浙江當中,而唯一一個能夠讓他繼續留在此處的理由,也就是為了送這位年輕的陳大人最後一程。
雖然是陳默間接導致他辭去官職,並落得如今這副落魄的下場,可卻也是陳默幫他揪出了這個殺害自家娘子的真凶,讓他能夠在有生之年為自家娘子申冤。
其實打從心底趙無言還是感謝陳默的,隻是因為他這幾年來與殺妻凶手交往過密,再加上他圍觀多年卻不辨忠奸,這也導致他內心無比羞愧,故而選擇辭官。
不過陳默能夠了解他的這番心思,設身處地的想一想,如果要讓自己也麵對這般處境的話,恐怕他做的未必能比趙無言更好。
況且辭官不做對於趙無言來說也未必就是一件壞事。
陳默尊重趙無言的選擇,卻也因為趙無言未能參加自己的送行儀式而遺憾。
他這一行總共帶領了近千名手下,與他一同前往朝鮮的渡船足有十幾艘。
這十幾艘船之遠渡重洋在海上足足漂流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這才終於抵達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