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 新的篇章
隨著足義高利自殺身亡,扶桑島上的形式迎來了新的變化。
陳默使用強權進行重壓迫,使那些原本忠於足義高利的百姓全部選擇投靠他們,並且將這其中的精銳士兵編入到大明軍隊的編製之內,帶著他們繼續攻城略地,準備將整個扶桑全部統一。
曆時將近一年的時間,陳默的計劃終於成功。
而在這一年的時間內也發生了很多事情。
蒙古發覺大明孱弱,於是開始派兵騷擾大明邊境。
明永樂三年,戰爭爆發,永樂大帝朱棣親自率兵征討蒙古,太子朱高熾協理國家。
陳默在此期間終於統一了扶桑全境,朝鮮派出官員駐紮扶桑。
丘福率領大軍遠渡重洋,並於北方登島,打擊蒙古後方,不僅與朱棣會師成功,而且還挫敗了蒙古割裂大明領土的陰謀。
而之所以朱棣能夠在兵力缺乏的情況下戰勝蒙古騎兵,主要還是養賴於陳默之前改製出的火槍。
就是這種火槍在戰場上大放異彩,不僅在正麵阻攔住了敵軍騎兵,而且還將對方殺的節節敗退。
蒙古最終臣服於大明,並且保證兩國交好,自此以後再不發生戰亂。
陳默在扶桑扶持起了一個新的政權,協助其正式接管扶桑,並且將原本統治的扶桑的天皇家族趕盡殺絕,徹底杜絕了戰火的再度蔓延。
等他再度回到京城的時候,京城早已經是一副欣欣向榮的場麵。
這裏隨處可見各族人民相互交易,在不像之前那樣百姓人人自危,擔心會有反賊作亂。
沉寂已久的建文帝終於出現,不過是以僧人的身份。
陳默在朱棣的帶領之下,在雞鳴寺見到了這位傳說中的建文帝。
隻見對方身材瘦削,頭上燙著戒疤,身上上穿著僧衣,完全就是一副僧人的裝扮。
他這次回京的目的是為了與朱棣徹底了結當初的那些前塵舊事,他將皇位正式傳給了朱棣,而朱棣也不用再背負那個得位不正的罵名。
朱棣最終釋放了建文帝,而他也早已經改名成釋懷。
大明在朱棣的統治之下恢複了應有的秩序,百姓安居樂業,朝廷順治安康。
陳鳳燕在陳默離開後的不久為其誕下一子,取名陳思康。
意在思念陳默,祈求康泰。
陳默回來的時候,陳思康還是繈褓中的一個牙牙學語的孩童。
陳默也沒想到自己竟然能夠這麼便便回來與妻兒見麵,更沒想到自己竟然真的能夠活著回來。
為了履行自己的承諾,他決定辭去原本的官職,要與陳鳳燕閑雲野鶴,相守終生。
這天早朝,朱棣端坐在龍椅之上,準備論功行賞。
此次在扶桑建功的列位將官全都站立在朝堂之上,而其中站在首位的自然就是陳默。
朱棣麵帶笑容,開口說道:“天佑華夏,得賢臣相助,朕如今終於攘平四海災禍,得見山河一統。”
“如今扶桑的事情已經全部解決,朕也準備借著這個機會論功行賞。”
“不過第一個需要誇讚和賞賜的,還是咱們的陳大人!”
“他在扶桑屢立奇功,不僅迫使匪首足義高利畏罪自殺,而且還協助地方重新建立政權,徹底解決了大明未來可能存在的隱患!”
“如今大軍得以班師凱旋,朕倒是要問問你,你究竟想要什麼賞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