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宋軍長的誠意(1 / 2)

1936年春,冀北抗日根據地經過兩個多月的發展壯大,兵力從成立之初的五百餘人再次發展到一千多人。

其中隱藏在太行山秘密活動的趙指導員他們終於也傳來消息,他們自從大部隊轉移以後,秘密把兵工廠,轉移到阜平縣。並且於阜平縣開辟了秘密根據地。

此時陳更將軍率領的獨立武裝縱隊已經改編為中共工農紅軍第112師。由於安大爭他們當時打下的良好基礎,同時也是紅軍第一支擁有坦克和重炮的部隊。

在開辟陝甘寧革命根據地的戰場上大放異彩,成為了紅軍主力的王牌師。

因此,安大爭再次打出了冀北抗日武裝獨立縱隊的旗號,對部隊進行了整編。

不過,其實際戰鬥人員也就隻有堪堪一個團的兵力。

不過其裝備卻是絲毫不差,清一色的全日械裝備。

而淘汰下來的各種槍械,則是交給了各地遊擊隊使用。

畢竟,主力部隊撤退後,這些縣大隊,區小隊,遊擊隊等非正規武裝依舊留下來在日軍和國民黨的打壓下艱難生存著。

雖然損失慘重,實力十不存一,但是安大爭重新開創根據地後,他們的實力得到了快速的補充。

同時,安大爭還鼓勵和呼籲各地成立鋤奸隊。專門負責鏟那些漢奸賣國賊和國民黨特務,把鋤奸行動全民化。隻要發現了有嫌疑的人,就可以向當地鋤奸隊舉報。一旦查實情況,就會給予獎勵。

這次行動,後來被稱為“華北鋤奸行動”。

3月6日,日軍再次秘密調兵開赴北平,天津兩地。日軍在豐台修築兵營,距離二十九軍三十七師駐地僅僅隻有300多米。

並且以國民黨二十九軍不遵守和梅協定撤出平津地區為由,尋釁滋事。

雙方士兵一度發生衝突。

為此,安大爭特意去信,告誡宋軍長,日本之行徑如豺狼,是在不停試探你方底線。

如果不給予他適當反擊,日軍肯定還會變本加厲,繼續尋找各種理由,直到將衝突升級為戰爭。

宋軍長對安大爭的話深以為然,他既然決心抗日,那麼就不會猶豫不決,將希望寄托在日軍會遵守遊戲規則上。

不過他也是顧慮重重,二十九軍無論在裝備上還是兵員素質上都不如日軍。

況且他還不能對日軍直接開戰,否則就可能會引起更大的雙方衝突。

宋軍長通過電報詢問安大爭有沒有什麼辦法?安大爭隻回複了兩個字,演習。

3月9日,宋軍長親自帶隊,抽調三十七師,以及對趙登禹將軍的132師的2000名擅長刀法的戰士在日軍臨時駐地進行刀法拚殺演習。

一米多長的大刀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雪白的光芒。

而且,二十九軍將士們一邊演練,一邊高聲齊唱他們的軍歌《大刀進行曲》。

嘹亮的歌聲和雪白的刀光交織在一起,其森然殺氣令日軍士兵膽寒不已。

由於喜峰口一戰,日軍大敗,被大刀隊砍殺五千餘人。曾經被日本報紙稱為《新皇治軍以來六十年之敗局》,所以這些日軍雖然過去了三年之久,仍然對大刀隊談之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