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又咋的了?今兒的醃菜和蜜煎賣的可好?”朱明瑜關心地問道。
“不好。才幾日功夫,鎮西口又出了個老劉家,也跟著賣起了蜜煎,而且種類還不少,你說他們哪裏來得及做?”楚青山敲著桌子越說越來氣。
“那麼短的時日定是做不出來的,會不會他們是從燁州一帶進的貨呢?”
“唉,有可能。”
“爹爹莫灰心,像這樣的角逐是很正常的呀。能久存才厲害。”在床上玩兒玩偶的小奶娃聽見了爹娘談話,淡然說道。
“那你這回可有辦法幫爹爹?”楚青山裝出可憐無助的表情逗閨女。
“那當然,我可是萬事難不倒的香寶兒啊。爹爹去多買些粘米,我們家的蜜煎也多留一些出來。”
“買米做什麼用?難不成讓爹賣白米粥?還有辛苦做出來的蜜煎不抓緊賣,等著放壞?”楚青山不解地問。
“別問了,閨女讓你去你就快點去!”朱明瑜催促道。
“好,我就去。誰讓咱家你和閨女當家呢。”
楚青山說完,便駕著馬車出了門,他將鎮上糧店僅有的兩大麻袋粘米全買了回來。
“讓你多買點,沒讓你把店搶嘍。”朱明瑜看到那麼大兩袋,抵得上家裏大半年的口糧,生氣地說道。
小奶娃:“娘,再多點也能賣掉。”
“那你倒是快說準備做什麼啊?”楚青山兩口子異口同聲問道。
小奶娃:“這馬上就是端午了,當然是做端午節時令的吃食。”
“這麼多米,全包粽子?能賣完嗎?不少人家都是自己包的。”楚青山有些後悔自己買了這麼多米。
小奶娃:“年年吃粽子,大家早就吃膩了。換個花樣,有的是人買。”
“再變也是米,還能變出花來。”楚青山抬杠道。
“還真能變出花來呢,到時爹爹可別驚訝呦。”
楚青山搖搖頭:不信。
小奶娃:“爹爹,去把米倒出來一大盆,用水泡上一晚。明早拿去蒸熟,熟透了再揉成團用木杵打,打到無顆粒為止。”
第二天,小奶娃見爹爹在打米團,又去給奶奶安排活兒幹:
“奶奶煮的豆子最爛,您可以幫忙煮些紅豆嗎?”
“好,奶奶這就去啊。”
“哥哥上次摘的可以把指甲染的紅紅黃黃的花,可以再去摘些嗎?多些顏色,香寶兒給哥哥做好吃的用。”
“行。”老三老四一聽做吃的,立馬來了興致。
這些都準備好後,小奶娃笑著說:“爹爹把粘米團分成幾份,需要做什麼顏色的就混合那種花汁揉勻。然後再像包包子一樣,幫上豆沙、蜜煎等餡料。”
被小奶娃這麼一說,一家人都明白了,全都上手做了起來,什麼鴨蛋形、花瓣形、心形、兔子形、小豬形……多種多樣、奇奇怪怪的形狀在老三老四的手中都做了出來,大人覺著有趣,也跟著隨性發揮起來。
“香寶兒?這些叫什麼?”楚青山瞅著完工的團子說道。
“安康團子。”小奶娃騷頭想了好一會兒說道。
次日,楚青山剛要開張叫賣,就聽說不少人吃了老劉家雜貨鋪的食物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