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張良項梁占辰國,改名大韓帝國(1 / 3)

接下來的數天,六國貴族皆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大秦全國上下皆有兵馬在調動,人員在押運,直到整個鹹陽城地牢都放不下了,官兵們還在抓人,隻因皇帝震怒,橫屍百萬。

項梁、張良等人知道刺殺失敗,一行人火速逃往了泗水郡下相縣,由於逃跑的太倉促,有的人連家眷都沒有帶。等到眾人逃到下相縣時,六國未被抓走的就隻有他們這些人了。他們加上家族中人及這麼多年養的士兵,已經不足2萬人了。

張良等人聚集在一起,回想起被秦兵追殺的場景,皆是黯然傷神。沉默半晌,張良開口了。

\"諸位,如今我等淪落到此地步,雖然遠離鹹陽,但是我估計很快秦軍就會追上來,大家商議下以後何去何從吧?”

“幹他娘的,和他們拚了,我項某頂天立地,誓要複我大楚,我和嬴政那狗賊勢不兩立,不是我死就是他亡!”項梁拍著桌子叫道。

項伯拉了下項梁,看向張良。

“現在不是逞英雄的時候,如果秦軍追來了,我們打贏了還好,有了安身立命的地盤。但如果我們失敗了,我們的家族和複國大計就全失敗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如今我們能依靠的恐怕隻有張兄了,聽聞張兄擅長黃老之道,智慧超群。如今可有方法帶我等六國找個地方發育,穩住別浪?”

張良欲言又止,沉默片刻。

“地方張某是有的,但是怕各位看不上。如今大秦兵強馬壯,我等不宜與之正麵交鋒。某曾夜觀天象,大秦雖然現在如日中天,但紫微星旁有顆耀眼的新星正冉冉升起。一山不容二虎,張某猜測大秦以後恐有變數,目前我們應找個能養兵存糧的地方,靜待其變。”

“張兄快說啊,什麼地方?總比我等如今東奔西逃好吧?”項伯不解地問道。

“項兄,我們如今隻有去大秦追殺到不了的地方了”張良歎了一口氣。

“到不了的地方?”

“何處?”

“西域諸國、羌族地盤、胡人地界、匈奴所在。甚至聽聞大秦的東邊還有成片的島嶼。

隻是我等如果往西或者往北,難免會有惡戰。但是如果上島,恐怕再回來可能就要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了。各位”

張良臉上也有淡淡的哀愁,如果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背井離鄉,該死的大秦。滅了大韓,還逼得張良不得不遠出海外。

項梁、項伯等人也是一臉苦澀,眾人可不想在海上遊蕩,但是北上的話這些人恐怕都不夠打匈奴或者胡人的。

....

眾人整整討論了一夜,才決定好了連夜出海,遠赴所謂的蓬萊島,總比去匈奴送人頭好。因為不管他們從九陽郡去匈奴地界也好,還是經漁陽郡去胡人地盤也罷,都可能驚動秦軍,此時唯有經東海遠去海外尋找一地方休養生息,方可有未來。

時間不等人,眾人聽著探子來報大秦追兵已經在路上了,忙購置了不少漁船,拖著輜重由會稽郡上了東海。

顛簸在海麵上,大浪滔天,時不時地震蕩讓眾人很不適應。

項伯找到張良,憂心忡忡地問道:

“張兄,我等在這海麵上,初入大海還行,但是隨著慢慢入海,已分不清東南西北,這可如何是好?”

張良從口袋裏掏出一盒香煙,悠悠地點著,遞給了項伯。

“項兄,車到山前必有路,雖然我們到大海上沒有了方向,但也是一件好事情”

“好事情?”項伯更懵了,它好在哪裏呢?它好就好在它好個踏馬個幣啊!我們都分不清方向,不知何去何從了,還特麼好事情。

“項兄你想啊,我們都不知道我們現在在哪裏,那大秦追兵呢?他們追得上我們嗎?如今我們隻要走脫。來日我們休養生息,子生孫,孫生子,孫再生孫,再生孫,再生孫.....到時候大秦麵臨的可是我們六國之人的世代子孫的報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