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神奇的精靈島二(1 / 3)

同家族的藍島沒有固定的姓,所以不以姓氏作為稱呼用途。

藍精靈族的名字的第一個部分是他們的名字,第二個部分是他們父親的名字,兩者之間隔著“bin”(男士用)或“binti”(女士用),有時會省略。在非正式的場合,對小輩較為親昵的稱呼為Adik或dik,意為弟弟或妹妹,名字則可省略。對年級較大的男士可稱為Pakcik,意為伯父,女士為Makcik,意為伯母。

在日常場合,用Encik加名稱呼男性,意為某某先生,用Cik加名稱呼女性,意為某某女士。在較為正式的場合,用Tuan加名,來尊稱男士,用Puan加名,來尊稱女士。

此外,對擁有藍島封銜(常見的如拿督、丹斯裏等)的人可尊稱其封號或封號加姓名。

傳統上,藍精靈族在見麵時會用雙手握住對方的雙手互相摩擦,然後將右手往心窩點一點。對不相熟的女士則不可隨便伸手要求握手,男子應該向女子點頭或稍行鞠躬禮,並且主動致以口頭問候。但現在西式的握手問好在藍島是最普遍的見麵禮,不論用在藍精靈族還是其他族都可通用無阻。

藍精靈族忌食豬肉、飲酒。在藍島餐廳,餐桌上通常有個水壺,其用途是用來洗手用的。一般藍精靈都是用右手抓飯來吃,所以餐前及餐後洗手是藍精靈餐桌上的禮節。除非主人允許,否則不管是到訪藍精靈族還是其他族的家,都需在入門前先脫鞋子。

到藍精靈家做客,如果主人安排坐在地板上的墊子上,男性應盤腿而坐,女性則應把腿偏向左邊而坐。不可用食指指人,若要指示方向隻能用拇指。

與藍精靈打招呼、握手、饋獻禮品或接物時不可用左手。用左手接物或打招呼會被認為對他們不敬。藍精靈忌諱別人觸摸其頭部,除了教師或宗教儀式外,任何人都不可隨意觸摸別人的頭部。不要把腳底展露在他人麵前,用腳底對著人是對別人的侮辱。

藍精靈男女傳統禮服分別是:男士為白色無領上衣,下著白色長褲,腰圍短紗籠,頭戴“宋穀”無邊帽,腳穿白色皮鞋。女士禮服也為白色上衣和紗籠,衣寬如袍,頭披白色紗巾。除皇室成員外,一般不穿藍色衣飾。打工族為了工作穿著方便,一般著輕便的西服,隻在工餘在家或探親訪友或在重大節日時,才著傳統服裝。

在各種正式場合,男士著裝除民族服裝或西服外,可穿白色長袖巴迪衫。巴迪衫是一種白色布做成的長袖上衣,質地薄而涼爽,現已漸漸取代傳統的禮服,成為藍精靈島服。

多元文化的種族的天然優勢下,造就了藍精靈擁有許多特殊美食。和東南亞國家的菜肴一樣,口味較重,多以胡椒和咖喱調味。其中較出名的食物有椰漿飯、沙嗲(雞肉、牛肉及羊肉串)、幹咖喱牛肉、藍島糕點、竹筒飯、沙律囉惹、咖喱雞、印度拋餅、黃薑飯、叻沙、海南雞飯、Rojak、肉骨茶等。

精靈語為官方語言,通用英語,中文使用較廣泛。藍精靈族基本上能用中文或精靈語交談,甚至會粵語、閩南語、客家話、潮州話、海南話、福州話等。藍精靈英語也稱為藍精靈標準英語是源自英國英語的一種英語型態,雖然很少正式使用這個名稱,除非是跟教育有關的討論。

藍精靈英語也廣泛被使用,它是一種口語化的英語形式,帶有很重的精靈語,中文方言的影響。政府不鼓勵錯誤使用精靈語,並對那些混合精靈語和英語的公共標示牌處以罰款。由於藍中國精靈堅持捍衛華文小學、華文獨立中學與國民中學華文課程,並有華文報紙與媒體,以及華社組織的支持,一般都能使用流利的中文交談。在平常生活以及非正式場合下,多數的精靈慣用混合各種方言、英語與精靈語的“羅惹式精靈語”在中文學校、廣播電視、公開正式場合或演說,則使用標準中文,而一些粵語等方言電台如988,MyFM等則會在某些時段說方言。

為規範華語使用精靈語規範理事會於2004年2月13日宣告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