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宋朝的軍隊呢?”
“他們已經在準備打耶律涅咕嚕派來救你的援軍了,聽說這批援軍有五萬人,將軍不妨猜猜,他們會有什麼辦法?”
耶律凝弧的嘴角揚起一絲苦笑:“還用猜麼?援軍是來救我的,現在我都投降了,宋朝人自然會把他們放到城邊來打,那樣的話,說不定這五萬兄弟會做出像我這樣的選擇。”
他說的很對。
遼國的援軍一路衝到豐州的時候已經是鞍馬勞頓,本來他們以為可以到豐州城裏麵來好好歇息一下的,但是沒有想到城頭上的旗幟已經換了,那些前幾天還是同袍的人在城頭大聲的喊叫,要他們放下兵器進來投誠。
這對於援軍的士氣打擊非常的大。在那將軍正在猶豫是該撤走還是攻城的時候,宋朝的部隊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接著,就是曾經對付耶律凝弧的那一套招數。那些士兵在看見自己的同胞生活的非常愜意的情況下,在看見連老將耶律凝弧都站在對方那一邊的時候,看到那些同樣穿著契丹服飾的百姓總是出現在他們的視野中,眼神中對他們充滿了敵意的時候,本來堅定的意念都發生了動搖。
為什麼會這樣?上官不是說自己是來救他們的麼?城裏的百姓為什麼不歡迎自己?那些同袍現在為什麼要和他們戰鬥?
來救援的部隊很快陷入了被動的境地,士兵們的情緒波動非常的大,城頭上麵說的很對,自己拚死拚活的作戰,身後的家人卻時刻要麵臨被餓死的危險,可是眼前這些人卻讓整個豐州的百姓能吃飽穿暖,他們搞不明白到底是誰在救遼國。
不光是士兵們迷茫,就連統軍的將軍也是搖擺不定,是帶著部隊從宋軍包圍中硬殺出去還是接受他們的條件?在他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就已經注定了最後的結果。
五萬人,也就是七八天的功夫,除了幾次試探性的突圍和攻擊中傷亡三千餘人之後,剩下的人馬在耶律凝弧的勸說下放棄了抵抗,他們搖身一變,也成為了反對耶律涅咕嚕的力量。
消息傳到中京的時候,陳元知道大局已定,多米諾的骨牌一旦推到,將引起一連串的連鎖反應,耶律涅咕嚕根本無力回天。
陳元把手中的戰報往狄青麵前一放:“怎麼樣狄青大哥,現在耶律涅咕嚕的部隊隻有三十多萬了,而和他作戰的契丹人已經有五萬多人了了,這個數字已經會越來越多,用不著咱們出手,耶律涅咕嚕就完了。”
狄青現在真的有些佩服陳元,豐州的事情發展到現在,可以說是對耶律涅咕嚕的致命打擊了。他那本來就被陳元詆毀已經狼藉的名望,這一次更是受到了明目張膽的挑戰。
蕭蘇裏已經在豐州建立了政權,而去剿滅蕭蘇裏的部隊卻反而調轉了槍頭,這不光讓那些老百姓開始更加懷疑耶律涅咕嚕的能力,相信就是耶律涅咕嚕自己現在都很是彷徨了。
狄青笑道:“下麵你打算怎麼做?是不是我們就不用打了?”
陳元忙的搖頭:“不行,打是肯定要打的。紂王也有三個好朋友,耶律涅咕嚕肯定有一批死忠於他的人,對於這些人,最後還是要硬打的。我們現在就是要造勢,隻要讓蕭蘇裏他們的形勢越好,耶律涅咕嚕的日子就越難過。”
狄青說道:“蕭蘇裏說,上京有些官員已經開始往豐州那裏跑了,他問你這些官員怎麼安置?”
陳元馬上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宣傳!大力宣傳!一定要讓所有人都知道,耶律涅咕嚕現在已經眾叛親離。”
“那他們那個皇上的事情呢?”
這對於蕭蘇裏來說是件大事,投降的人和部隊每天不斷,可是他現在隻能用一個相國的名義來接受對方的投誠,這多少給人一些不太名正言順的感覺。
蕭蘇裏請陳元馬上確定這件事情,皇上是由他來做,還是由耶律洪基來做,或者是耶律洪基那個孩子耶律涅咕嚕手中的孩子來做,總要給一個答複才是。
陳元想了一下:“這個事情還是請文彥博來做主吧,誰做都是一樣,我更傾向於蕭蘇裏,不過現在文彥博是樞密使,要是我替他下了決定,恐怕有些不妥。”
狄青知道這是陳元的一個優點,他能給人足夠的尊重,哪怕這尊重隻是麵子上的事情。
陳元不再思考這個問題,起身推開房門,抬頭看看天空那耀眼的陽光:“狄青大哥,讓騎兵兄弟好好去遼國練練手,這裏的事情一結束,我們馬上就要打一場大仗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