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九月份以後, 有幾件大事發生。
雯雯要去托班拉!
現在最累的不是別的,而是上班還要顧著個孩子, 不然以王明明的年紀, 現在應該是精力頂頂充沛的時候,一到下班她都覺得累得慌。
送走孩子難免要哭上一場。
本來雯雯很堅強的,聽說幼兒園裏有萌萌姐姐, 小偉哥哥也在, 但是老師關上鐵門的一瞬間,雯雯看著送她的全家人, “哇”的一聲還是哭出來, 哭著喊“媽媽”。
王明明本來覺得送孩子入園是解脫, 臨了又受不了, 差點又把孩子抱走。
還是被唐小麗勸走的。
另一件喜事, 家裏的三套房都可以收房拉。
單位蓋房子建的都是期房, 園林景觀那些都沒有,先把鑰匙給各家各戶收房去。
為了收房,王明明跟老唐都請了假, 韓學美也就沒去學校看書, 店裏麵隻有唐小麗跟韓學美在。
這一天忙下來, 唐小麗也自覺扛不住, 看著才十六歲的韓學美, 別人都還在學校讀書的年紀, 她卻要在店裏忙碌, 心中也是不忍,中午還沒吃完飯就打起嗬欠。
“阿美,你平常在學校都是在看書?”
“嗯啊。”
“都看什麼書啊?”唐小麗有些好奇:“以前聽人家說你讀書成績好, 作文也寫的好, 你要是想去念書,這個年紀也是能念書的。”
說起念書,韓學美的眼睛突然就耷拉了下來,嘴角微微的往
下耷拉著。
忙碌了這麼多天,她臉上一直都是高高興興的,但一提到讀書,她表情就古怪的很。
以前在家待著的時候,陳雪華整天說讀書沒用,自己親閨女讀個書意見好大,倒是親侄子高中複讀了不知道多少年,她這個姑姑支持的很。
唐小麗知道韓學美又要多想了:“你別想太多,我是覺得你如果成績好,去上個學考個文憑,以後的路也好走一些的。”
她記得關於韓雪美的前世,她過得並不是很好,嫁人的時候家鄉已經開始發展,如果在本地找個對象,以後日子不知道多好過。
但是韓學美卻嫁去了粵北,生兒育女操勞半生。
這一世韓學美已經跟她來了羊城,會不會又是另外一種人生?
這個時候唐小娟剛好領著個女人過來,打斷了兩人的談話。
“小麗,我把表嬸帶過來了。”
“我叫吳愛蓮,你們叫我阿蓮就好了。”來人彬彬有禮。
那女人五十歲上下,剪著齊耳短發,頭發整整齊齊的用發卡別在耳後,穿著打扮也很幹淨。
唐小娟把表嬸領進門,要她坐下還不肯。
隻有唐小麗招呼她坐下才肯坐。
考慮到王明明體力問題,問了王明明的意見,她覺得能做出來才答應唐小娟。
能拉扯人家一把也不錯。
表嬸本來想自己做個小生意,但她也沒有什麼突出的手藝,偶然間聽唐小娟提起她妹妹在火車站做生意的事,就留了心。
之前唐小娟
也介紹過表嬸現在的情況了,從唐小娟那裏辭工以後她可以跟同鄉一起住,然後表嬸想找她進些貨,中午下午擺出去賣,唐小麗也覺得這個方案可以,但目前這個成本不知道表嬸能不能攤出來,如果她不想承擔這個風險,唐小麗倒是可以也自己做個老板,讓表嬸拿提成,但這樣她賺的肯定沒有自己進貨過去賣得多。
進貨賣,總比自己瞎做來賣要靠譜。
更別說唐小麗店裏的貨賣過那麼多茬,都是顧客們認可的品質。
唐小麗把情況一講,讓表嬸自己選擇。
於她來說可以嚐試一下做連鎖,未來十年二十年消費能力會慢慢提升,市場潛力也很大。
隻要把握好機會,有人炒瓜子炒出來個百萬富翁。
唐小麗給她算賬:“如果給我打工,就按零薪高提成算,你賣掉的東西給你一部分提成,賣的好的話不比上班的差......”
又給她講了進貨賣貨的好處跟風險。
她猜想表嬸這個年紀,應該不太敢做進貨的小老板。
唐小娟說:“唐小麗,表嬸都這個年紀了——”
表嬸卻堅定說:“我想進貨,自己賣。”
她都這個年紀了,想賭一把,趁著能動多做幾年。
不過是點小成本,輸贏她都承擔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