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也是羊城周邊的原住民,村子叫什麼來著於小麗倒不記得了,印象中拆遷很早,為著拆遷的事情唐小娟確實跟老皇鬧了很長一段時間別扭,夫妻都離了心,原本關係很好的兩口子,後來都成了怨偶了都。
現在看來就是拆遷這事兒讓唐小娟心裏起了芥蒂。
從簽拆遷協議,到如何分,一係列都沒有問過唐小娟的意見,換誰能舒服?
也不知道老皇這個鋼鐵直男,是媽寶還是個妻控。
於小麗提醒老皇:“姐夫,咱們村裏肯定也不止一家人拆遷,你可以先問問別人怎麼分的,做個參考。”
老皇一怔,這一點他倒是沒想過,當時兩個妹妹齊齊指控他拿走了家
裏最多的資源,他就懵逼了,這兩個妹妹從小就聰明,心眼兒比蜂窩煤還多,當初家裏也是看她倆性子歡脫又會為人處世,才送去粵劇大師那裏學戲現在一個在電視台上班,一個在戲班子帶徒弟,工作和收入其實都不錯,但兩人說起來,總會拿老皇保送大學這事兒戳他心窩子。
去問村裏人,這一點唐小娟倒也還沒想過:“對對對,我就不信村裏就沒有別人分房子了,咱們隨便找幾個問問,要是房子都分給了閨女,我也沒意見!”
“你倆戶口還在村裏嗎?”
“老皇的當初考大學就轉出來了。”唐小娟說:“我的一直都在城裏。”
這會兒要城市戶口才能吃商品糧,當時考慮到工作原因,兩人的戶口就都在城裏。
於小麗又問老皇:“那動遷應該有給戶口補貼,你們這戶口在城裏的,也就沒有吧?”
老皇楞了一下,動遷款的事情母親沒給他說,當時他媽把他叫過去,就說有天大的好事兒,老房子要舊改,給他們分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房子,當時他還挺高興的,單位裏頭集資建房一直都沒下文,全家現在住在一個三十多平的大單間裏頭,他還跑回去當個喜事一樣跟唐小娟說。
還是唐小娟咂麼出不對勁的。
當時她問老皇,家裏房子那麼大,怎麼可能隻賠了八十平,讓老皇去問他母親。
最後老皇母親才支支吾吾的說,分是分到了二百
四,但是想給閨女一人也分一套。
動遷人頭款更是一字沒提。
沒吃過豬肉還見過豬跑,唐小娟也見過其他人動遷,戶口在村裏的都能分錢。
拆遷這事兒肯定是有苗頭的,老皇兩口子一直在城裏上班,不知道信兒也是有的,但別人也未必不知道。
老皇聽小姨子這樣一說,就去村裏打聽了一圈,後來才知道,兩個妹妹家的孩子孩子的戶口都調回了村裏,除了麵積補貼,按照人頭一個人補貼五百,大妹家三口人,小妹家裏四口人,全部都能拿到動遷的人頭補償款。
這樣一來,大妹家裏光補貼的人頭費都有一千五,小妹有兩千。
之所以給孩子們遷戶口沒給大人遷,為的就是以後孩子們遷出去容易,可以跟著大人隨遷,也可以考上大學中專遷出去,而大人遷回去以後再就不能享受城市待遇了。
以前城市戶口轉農村容易,妹妹們把戶口早就遷回去了,連個口風都沒透給老皇。
這下連老皇自己都不能說服他自己。
“你看看你,是不是被人當成傻子一樣耍了,她們兩姐妹其實早就知道了動遷的事情了,孩子的戶口都提前一年轉了回去,你再看看你這榆木腦袋,要不是小妹提醒你,在你心裏我就是要分你家產的小人。”唐小娟拎著老皇的耳朵去說。
家裏催著要簽協議,每天都在叫老皇回去,唐小娟就是不讓老皇回。
老皇那張嘴,是絕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