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姐妹約好了去東山口看新房子。
妹妹買房了, 唐小娟比自己買了房子還高興,尤其還是東山口的房子, 唐小娟都感覺自己也發達了。
一路上, 唐小娟嘀嘀咕咕的都在說小時候的事:“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咱們經常去那邊玩,那會兒你才多大啊。”
唐小娟十四歲,於小麗四歲。
媽媽走了才一年, 於晚枝就進門了, 以前她還挺喜歡這個遠房阿姨的,直到於晚枝進門跟她說:“小娟, 家裏四個孩子, 妹妹才三歲大, 讀完初中你就別讀了吧, 過幾年我跟你爸爸想個辦法, 把你安排到車站裏頭上班。”
家裏頭最大的那個吃虧些, 這些唐小娟也認了。
十四歲那年,唐小娟就知道自己將來是要在家帶妹妹的,她都是大孩子了, 從那一年開始, 也不會有人給她過生日。
“姐, 等我房子裝修好了, 給你留兩間房, 你想過來住就帶著姐夫跟侄兒過來住, 你不是喜歡靠陽台的房間嗎, 我留了兩間房給你,三樓靠裏麵一點的,不過我不知道你小時候住的房子裝修成什麼樣, 等到時候你想想, 我照著你自己的裝就是了。”
唐小娟鼻子一酸,她沒想到那麼多年前的事情,妹妹還記得呢。
“要你專門留房子幹嘛,我又不會經常過去住。”
“嘿嘿,有三層呢,房子也有多的,你經常過來住也行。”
“我哪有
那個時間經常過去住,真是孩子氣的話。”
唐小娟在妹妹後麵酸了鼻子,不知不覺這麼多年都過去了,當年的事情也不想再提,那個年代家裏有一群孩子的,能把孩子們拉扯大,各個都安排好工作,父母已經很不容易了,她不想抱怨什麼。
在這樣的家庭裏長大,雖不能說盡善盡美,能全須全尾長大成人,在那個年代都是老天的恩賜。
從店裏出發到東山口並不是很遠,摩托車開著吹著風有些冷,唐小娟叫於小麗開慢點兒,到了地點以後先經過於小麗看過的那棟房子,那棟也在裝修,裏裏外外都在忙活著,唐小娟還以為是那棟,眼睛亮了亮,但於小麗的車從那棟麵前經過,停到前麵的那棟前頭。
“小妹,那棟房子怎麼也在裝修呢。”
“哦。”於小麗掃了一眼,那邊的裝修進度可真快啊:“人家跟我一起動工的,外立麵的翻新都處理完了,回頭我也叫我那邊工頭看看,能不能像那邊那樣弄。”
原本的外牆因為長期沒有維護,外牆立麵上都是髒汙,幸好基底是石頭,這種材料弄髒了以後清理幹淨卻也是跟新的一樣,原本這兩棟房子裏麵那棟更破舊一些,現在看起來那邊都跟新的一樣了,陽台上黑色的不鏽鋼柱子也進行了打磨重新在上油漆,一股子濃濃的油漆味。
接下來應該是窗戶,窗戶的翻修難度更大些。
這裏的房子當初也都
是當代有名的設計師設計製作的,外觀的設計過了幾十年一點都不過時,尤其是彩繪玻璃,有著濃濃的南洋風味,盡管其中一些玻璃被人為破壞也沒換上新的,但可以想象得到,等那邊都換成了新的玻璃該有多好看。
看著人家裝修的成果,於小麗就不後悔花掉的那三十萬。
這房子的風格,是在農村自建房模仿不來的。
但唐小娟的眼睛還直勾勾的看著那邊,於小麗都準備進去了,又捅了捅姐姐一把:“怎麼了,怎麼老看著那邊,哎那棟房子本來是我先看的,誰知道沒過多久就讓一個歸國華僑買了去,要不是她買的快,我當時還能還還價呢,三十萬對方竟然一口價都沒還,馬上就交了錢,虧我之前還以為這裏的房子難賣,還打算磨一磨的,不過後來磨著賣家說幫我包了翻修的硬件工程,隻是這錢不是我自己掏的,工人幹活也不見得盡心,自己還得盯著些。”
說起這個來,就對人家土豪恨恨噠。
唐小娟還是盯著人家那棟樓。
於小麗不理解了,她沒買到有點遺憾也就罷了,姐姐幹嘛一直盯著人家的房子看?
“姐。”
“嗯。”唐小娟鼻子有些發酸,看來還是沒什麼緣分了:“那個房子,就是咱們外公的房——”
她說完這些就說不下去了。
那個藏著唐小娟童年記憶的,她曾經在裏麵捉過迷藏,爬過樹枝,令她度過愉快的童年時光的
,跟妹妹擦肩而過了。
————
如果說那棟房子從來沒有拿出來賣過,唐小娟或許不會那麼失望。
但當她知道那棟房子差點被妹妹買走時,內心的失落感一下子升到了頂點,她這輩子都沒想過,到這個年紀還能跟這套房子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