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劉永福死,鄭鷹奪取黑旗軍軍權,改編為鎮國軍
1876年,鄭鷹通過香港猶太人向倫敦的羅斯柴爾德家族發出聯絡,提出幫助羅氏家族在安南建立猶太國,並幫助羅氏成為世界猶太人領袖;當年,內森尼爾·羅斯柴爾德與鄭鷹在安南會麵,達成協議。鎮國軍與英印當局和英國迪斯累利內閣建立聯係
1878年,法國殖民軍北上占領順化,東路進攻至河內,西路逼迫暹羅讓出上寮和下寮
1878年,安國軍圍殲法軍主力,獲得第一次戰爭勝利,占領順化
1879年,法國遠征軍整訓完畢,邀請清軍南北夾擊,會剿鎮國軍,再次被鎮國軍殲滅,鎮國軍與法國政府簽署和平協定
1880年,鄭鷹和爪哇李家的李芸結婚,宣布北上清君側,誓師北伐,左宗棠兵敗自殺,鎮國軍占據江南半壁
1880年,蘭芳大總製共和國(另一時空中法戰爭後,1884年被荷蘭滅亡,1911年宣布並入荷蘭)宣布加入鎮國軍體係,設立蘭芳省,版圖包括西婆羅洲,以坤甸為核心,東至馬辰蘇丹國,向北和英屬北婆羅洲接壤
1881年,清政府批準設立南洋總理衙門,以江南半壁為轄區,允南洋試行新政,並接收安南省和蘭芳省歸附
1881年,清政府頒布維新大詔,宣布變法,進行稅製改革,收攏財權,編練新軍,並擴編北洋艦隊
1886年,英國進攻緬甸,緬甸王國滅亡,南洋總理衙門進兵憚邦和克欽,兩地歸化入雲南省,緬甸其他部分作為一個省並入英屬印度,南洋總理衙門接收緬甸流亡政府。
1894年,日本發動漢城事變,日軍登陸朝鮮,駐朝清軍第六鎮統領袁世凱戰死,清軍潰敗
1894年,北洋水師於大東溝戰敗,清軍潰敗,清國決定割地賠款,命北洋水師投降
1894年,鎮國軍宣布北上,光複國家,北洋艦隊起義
1894年,聶士成率清朝禁衛軍第一鎮起義,占領北京和天津,滿清貴戚逃往東北
1895年,清朝宣布借師助剿,以台灣和遼東半島許日本,與日軍聯合進關,在直隸平原遭受慘敗
1895年,北洋艦隊和鎮國軍海軍北上部隊彙合,重創日艦隊
1895年,華軍兵進朝鮮半島,日軍退守漢江防線。俄國宣布部分動員,遠東俄陸軍與鎮國軍發生交火,俄遠東艦隊進入日本海,俄德法三國聯合幹涉,要求中國退出朝鮮
1895年,中日簽署《上海條約》
1895年,中國召開立憲會議,頒布1895年憲法
1896年,鄭鷹登基為中華帝國第一任皇帝,年號華夏
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遠征西屬菲律賓的艦隊被中國艦隊攔截,中國發出戰爭威脅,美國退卻,中國根據和西班牙的約定租借關島,租期99年,並且在菲律賓享有經濟特權,華人獲得一係列自治權利,中國在菲律賓擁有領事裁判權。
1900年,鐵四號案發,內閣總理陳磊被處決,牽連上千名各級軍政官員,負責內部監察的中央審計局被取消。帝國頒布1900年國防大綱,俄國和日本也先後頒布了國防整備大綱
1904年,帝國進行秘密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