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新的征程(1 / 2)

又一周後,德皇行宮門前的大道旁。

鄭宇握住德皇的手,臉色格外鄭重:“陛下,多蒙照顧,在下感激不盡。本想再多多聆聽陛下教誨,感受德意誌的無上光榮,無奈家父急召不得不踏上歸途了。此去萬水千山,不知何日再與陛下重逢!”

對麵的巨人仿佛也動了真情,他親切地拍了拍鄭宇的胳膊,語重心長地說道:“朕的新朋友,你是個非同一般的孩子。朕相信你一定會成為貴國最偉大的君主,把令尊的事業發揚光大。盡管我們相聚短暫,但請相信朕的真誠。無論未來如何,你永遠是德意誌皇室最可信賴的朋友。”

“陛下!”

“安迪,你真的要走了嗎?”一個穿著灰色童子軍軍裝,棕發碧眼的正太眼圈紅紅地看著鄭宇。

鄭宇深深一鞠躬:“約阿希姆王子,歡迎您到中國來。你的友情,我會珍藏一生。”

這一段相處下來,鄭宇已經喜歡上了這個多愁善感,文雅聰明的正太。盡管對方隻比自己小了兩歲,可在他眼裏,這就是個小弟。

“安迪哥哥,請你收下這個。”一個嬰兒肥少女走上前來,把一個紙鶴交給了鄭宇,“這是你教我們疊的紙鶴,你說他能夠把思念和祝福送給朋友,我把紙鶴送給你,以後你想我們的時候,就可以讓紙鶴飛回來。”

鄭宇看著這個眼圈紅紅的少女,微笑著說:“維多利亞,以後悶了,歡迎來中國。千萬別忘了,你在中國,還有一哥。”

“陛下,在下去了!”

鄭宇果斷地一轉身,大步走到馬車前,又猛地回過頭,一個標準到不能再標準的立正敬禮:“陛下!保重!願德意誌和中華帝國的友誼,天長地久!”

此刻的鄭宇,軍姿挺拔,目光如電,麵容如鐵,配合德國式軍禮,儼然是個即將決死衝鋒的黨衛軍少校。

對麵的德皇,也嚴肅而莊嚴地回了一個軍禮。

兩人的目光在空中交錯,各有默契。

搞定,收工。

坐在馬車上的鄭宇,揉了揉發酸的臉,感覺剛剛在最後階段的表演稍微有點流於表麵,和觀眾的感情溝通差了點火候,心中暗自盤算,閉目養神。

“第一階段,貌似還順利。下麵,就是那個頭銜最多的皇帝了。”

他從懷裏掏出那份電文,又陷入了沉思。

他有一種感覺,這一次自己剛剛成年就被安排出遊,恐怕就是皇帝給自己安排的大考。到底是繼續做國務花瓶,甚至被換馬變個富貴閑人,還是搖身一變真的作為繼承人去培養,就看自己這一次的表現了。

皇帝已經痛快地批準了他的請求。這讓鄭宇驚喜之餘,卻又多了幾分狐疑。

他選擇的應對策略來自二月河小說。凡是雄主,對繼承人的想法都沒什麼太大差異,無非是兩點:一是忠誠,不能脫離自己的控製,對自己一切安排,無論怎麼擺布,都要任勞任怨;二是能幹,而且有主見,不會被權臣操縱,能夠繼承大業。

所以他製訂了這樣一個計劃,看似危險,實則穩賺不賠。一旦成功,於公於私,都是大有裨益。而失敗的話,也無非是個驅逐出境罷了,想必也不會真的出什麼人身危險。

目前看來,雖然有點摸不準皇帝的路數,但好歹沒有脫離原先規劃的軌道。問題不是搞不搞,而是怎麼個搞法。他已經打定主意,要讓老爹看看這個花瓶皇子的水平和潛質。

戰爭已經不可避免。

在目前這個時候,任何公開的妥協退讓無疑會讓國內的激進民意視為軟弱。但鄭宇卻有更深的考慮。他仔細研究過皇帝這個人,他發現對方實在是一個思慮深遠,隱忍頑強,布局周密,善於後發製人的權謀老手。

在甲午年,那人先是暗中散出南北不和的消息,誘引日本對朝鮮開戰,隨後等待清軍在朝鮮慘敗,散布南方即將北上的消息。清廷手忙腳亂宣布對日媾和,簽訂密約割地賠款,要求日軍南下協助進剿,結果南方又打出民族大義宣布討清,然後在北方策反新軍發動起義占領北京,再佯敗誘引日清合流南進,各地實力派和滿清餘孽見勢起兵,結果被這人的鎮國軍來個一網打盡,不但統一了國家,還名正言順接收了旗人和地方牽涉到“從滿逆亂”的官吏家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