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雪夜談兵(二)(1 / 2)

鄭宇目不轉睛地看著地圖和那個揮舞著指揮鞭的中將軍參謀長。

“國防軍現在一共有十二個甲等師,十五個乙等師,已經擴編到戰時編製,現在還在對三十二個步兵旅進行擴編,目標是達到乙等師的人員編製。就戰力來說,國防軍乙等師對付俄軍一個普通步兵師,至少不會處於下風。”康嚴繼續說道,“不過西南,東南和中南這些方麵軍也都要留下一部分部隊,目前四個乙等師,六個旅,三個常備師及部分騎兵部隊都不得不駐屯這些地方,尤其還要防備暹羅和邊境地帶的一些叛軍力量,總體上,在北方,我們擴編之後的部隊在兵力上仍處於下風。”

暹羅?

鄭宇有點被雷到的感覺。

關於這個國家,他除了知道後來改名叫泰國,吼過一陣要建立大泰國,把柬埔寨緬甸和越南的什麼古泰族,甚至中國的傣族都囊括進來之外,也就知道點二戰的時候和日本混過一段,後來又傍了美國的大腿,再然後又被索羅斯算計了一次,他知道泰銖不太值錢,國內華僑多,老百姓普遍信佛,再然後就是人妖了。一句話,他對泰國曆史連一知半解都算不上。

這也難怪,他關於泰國曆史的知識照例來源於那個《戰爭史研究》的雜誌,忘了是哪集講了好長的一個有關泰國近代維新的曆史科普。不過他這人有個毛病,或者說是偽X迷的通病,就是看書嚴重快餐化,讀起來囫圇吞棗。所以像暹羅,或者說泰國這樣的龍套國家,在他的腦海裏的確印象不深。他就記住了一個數字,貌似是某年暹羅的財政收入達到大清的四成,當時著實把他震了一下—震驚於大清的垃圾。

“此外,安南北部,西藏,青海,四川,這些地方都不太平。還有一些地方上,包括大西北以及台灣這些地方,看起來十三個師旅單位,撒出去也就是胡椒麵。目前的策略是握成幾個拳頭,另外保持一部分兵力守住國境和交通要點,也隻能做到這些了。”康嚴說道,“這些南方的部隊,重火器很多都補充給北方,甚至兵員也把南方的戰鬥骨幹尤其是士官和軍官抽走了不少,現在南邊也是空架子,光剩下嚇唬人了。”

鄭宇想了想,又有些奇怪地問道:“如果我軍擴軍完成,先不說各師編製不同,但就數量來說,那我國在北方,就有六個禁衛師,外加四十六個國防師。而俄國是五十八個師,日本是十七個師,也就是我方的五十三個師對俄日聯合的七十五個師,貌似差距也不是太懸殊吧?為什麼聽參謀長的意思,我國的情況很不樂觀?”

“這裏邊有幾個問題是需要注意的。”康嚴說道,“首先是編製差異,俄軍在遠東配備的部隊,都是把歐洲的老兵抽過來,把技術裝備運送過來,盡可能補足了編製,歐洲那邊幹脆是動員兵為主,輕火力為主,靠德國拍胸脯的承諾來確保安全,玩的是空城計,可以說,幾乎全部俄羅斯陸軍的精華集中到了亞洲。按照編製,俄軍一個步兵師達到一萬六千人,比我們國防軍的甲等師戰時編製,算上師屬的後備兵,還要多出六百人,在重火力上,俄軍這幾年通過和德國的軍工合作,也有快速的提升。這方麵,我們乙等師和架子旅擴編的新編師就弱一些。”

鄭宇點點頭:“這次我在聖彼得堡也注意到這個了。”

“日軍的師團,甲等編製是二萬二千人,乙等是一萬八千人,幾乎和皇家禁衛軍的步兵師差不多。而這幾年,日本人也是把兜襠布都恨不得當出去來發展軍備。日本人是在甲午年吃了大虧的,所以這些年下來,從火炮到機槍都是大規模擴編,國內的軍工企業也發展很快。”康嚴繼續說道,“所以在陸軍紙麵力量上,我們的差距不僅僅在師的數量上,編製上也要差一些。”

“最大的不利還是戰略態勢。”康嚴邊比劃邊說,“和陸軍相比,我們在海軍上吃虧更大一些,日俄聯合起來之後海軍總計擁有戰列艦二十二艘,而我國隻有八艘戰列艦,雖然我國兩艘最新型的廣州級戰列艦和獵豹級裝巡據說實力不凡,而且我方戰艦的現代化程度較高,艦齡普遍較短,但總體來說……雖然我不是海軍專家,但目前看,我國海軍正麵對抗恐怕不是日俄聯合艦隊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