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星空的第一部作品,又是曆史改變之後的穿越,沒有什麼前人經典可以模仿,一切都靠自己摸索,真的很有挑戰性。但,我喜歡。這種創造的樂趣,與按照前人的框架寫仿文,確實不可同日而語。
第一卷是整部書的引子和鋪墊,要交代曆史改變之後的框架,國內外的情況,國戰的背景,還要引出鄭宇這個穿越者,讓他一步步融入這個時代,加入到這一個世界大棋局之中,成為政治舞台上的重量級角色。
真的很難,現在放出來的版本也依然很不滿意,不過好在至少算是寫完了。
現在整理一下這一卷的衝突線索。
主線無疑是鄭宇一步步鞏固自己的地位,獲得皇帝的信任,掌握越來越多的軟實力和硬實力。這種掌握,不僅僅限於赤裸裸的效忠。因為他獨特的身份,他需要的更多是認可,來自皇帝的認可,以及皇帝所掌握的力量的認可。簡單來說,就是固儲。
和這條主線糾纏在一起的,有三條最主要的支線。
第一條,皇帝與內部的鬥爭。皇帝顯然要在國戰前對腐化墮落的官僚開戰,以平息民憤,純潔內部,確保國戰不演變成對民眾財富的洗劫從而導致社會不滿的總爆發。鄭宇在這場戰鬥中心甘情願地充當了皇帝的馬前卒,並以此獲得了皇帝的獎賞:背書。
第二條,皇帝和外部敵人的鬥爭。第一卷裏,日本人和俄國人煽動反華大聯盟,明石元二郎還勾結中國內部的革命黨和反對派,羅織大網,以便日本渾水摸魚。而鄭宇通過一係列的縱橫捭闔,改善了國家的外交孤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迫在眉睫的反華大聯盟,並且在俄國腹地布置了一個龐大的計劃以側應未來的正麵戰場。
第三條,帝製政府和革命黨的鬥爭。他們爭奪的核心是權力,革命黨一門心思要把政府搞臭,把局麵搞亂,以刺激民眾對政府不滿。他們還力圖讓帝國在內部離心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倉促投入國戰,然後自己趁機渾水摸魚。
這一卷,出場的人物很多,但墨水花得比較多的,除了鄭宇,帝國方麵是皇帝和許凡,革命黨方麵是冷秋和曾飛,日本方麵是明石元二郎,此外,鄭宇方麵的明月蘭,馬朝陽,杜智和邱海陽,帝國方麵的馬江,李平和李達,日本的秋山真之和山本菊子,都有些著墨。
這些人物裏,星空對皇帝的形象滿意一點,對曾飛,冷秋的刻畫感覺也算可以。許凡展示的側麵還不夠,明石篇幅較少。
鄭宇,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形象,也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形象。說他簡單,是因為他就是你和我,是一個普通而有自己閃光點的小人物。讀了不少書,在社會上混出點人精的本事,但內心深處還有點憤青屁民的道德潔癖和對現實不滿的野望。說他複雜,機緣巧合之下這人穿成了太子爺,來到一個曆史上沒有出現過的開明君主統治的中華帝國,突然之間麵對一個廣闊的天地,所以他也需要時間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和言行,一步步融入這個時代,代入自己的角色,把前世和今生的經曆,間接與直接的經驗,理論學習與實踐積累結合起來,成為一個前所未有的鐵腕皇帝。所以他這個人,相比那個時代由於教育的單一和社會的相對簡單而比較單純一點的人,要複雜得多。這是時代造成的,也是他的經曆造成的。
到目前為止,鄭宇是一個有野心,有政治手腕,有魄力和膽色,也有低調隱忍的心性,待人接物有一套,曆史知識比較豐富,對人心看得比較通透的年輕人,而他的年齡和外表又容易讓人對他產生誤判和低估,所以雖然看起來沒有多大的硬實力,但他的軟實力已經足以保證他躋身帝國政治舞台的核心區,參與到複雜的博弈之中。不過他有兩個命門:第一,他有一些青澀的堅持,有自己道德上的底線,有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信仰,他還做不到真正的冷酷無情和不擇手段;第二,他的權威和力量是依附於皇權之上的,或者說是依賴於皇帝的。當然,這兩個命門,如果是做一個太子或二代皇帝應該不構成致命障礙。更重要的是,他年輕,他理論知識豐富,他在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