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龍在天涯(1 / 3)

二月的西伯利亞,依然是寒風與冰雪的世界。

荒涼的雪原之上,鐵路線的廢墟曆曆在目,每隔一段路程,就是被炸得七扭八歪的鐵軌和坍塌的路基。鐵路線兩側的居民點都已經被遺棄,水井被填死,兵站倉庫連帶著來不及被帶婁的物資統統付之一炬,外罩白sè雪地服的隊伍在沉默地前進。[]

騎兵分隊在前方搜索前進,留下路標,後麵的行軍縱隊以步兵團為核心組成戰鬥支隊。前麵外形酷似狼的西伯利亞雪撬犬拉動著全鋼載重雪槽,架設了機槍,全副武裝,身披白sè雪地偽裝服的士兵警惕著周圍的情況。

再後麵是牽著méng古馬行進的下馬騎兵,鄂溫克人組成的軍夫隊則熟練地役使著大批馴鹿,拉動載重鐵撬馱運責關乎支隊存亡的糧食,酒,戰鬥物資,行李,煤油,柴油,汽油和酒精,甚至還有電報機和電話機,電線。

作為主力的摩托化部隊全部由使用甘油防凍液的鬥犬輕戰,履帶式火炮牽引車,裝甲汽車和鬥犬輕戰改裝的履帶式彈藥車組成。由於越野xing能不佳,卡車被棄用,集中起來的大批履帶式裝甲車輛和六輪裝甲汽車幾乎都變成了裝運物資的運輸車,裝載著油料,彈藥,配件乃至野戰幹糧,肉幹。

在更遠的後方,華軍的鐵道工程部隊以分段施工的方式完成了恰克圖到伊爾庫茨克的鐵路換軌和修複,把俄羅斯規格的寬軌鐵路更換成了國際通用標準,並且以頑強的毅力繼續向西鋪設鐵路。

最寶貴的是油料。

油料可以驅動車輛,可以取暖,可以輕易地點燃篝火。

油秈是這支軍隊與冰雪荒原戰鬥的利器。

把司令部轉移到伊爾庫茨克之後,中鮮卑方麵軍的司令官陸振明並沒有滿足於坐等捷報。收到大本營“四月底之前拿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的命令之後陸振明卻有了更大的野心:和東麵自巴爾喀什湖沿中亞鐵路北上的河中方麵軍比一比,看誰先拿下新西伯利亞!

陸振明,作為鄭鷹一手打造的慈寧係中出類拔萃的人物,從來不是一個甘於在後方指揮部地圖作業的將領。他當即決定由參謀長肖明留守指揮部,自己帶著前指緊隨著西進支隊一起前進完成看似不可能的雪地大進軍!

攻破伊爾庫茨克之後,根據大本營的命令,也是考慮了部隊的實際情況,陸振明和肖明決定留下大部分主力,而以騎兵為主,抽調部分北方籍,尤其是méng古,東北和西北籍的精銳步兵,以禁衛軍為主,混編國防軍一路向西推進,同時從鎮邊軍和國防軍抽調大批部隊組成戰鬥輻重部隊作為後勤支持。作戰部隊大大加強了配屬火力,戰鬥兵員卻隻有三萬人,隨軍的軍夫,醫護人員等武裝的非主戰兵卻也達到了三萬人編為乙集群。

原青龍集群的指揮官姚武一馬當先,而在最前麵擔任開路先鋒的,正是蔡榜。

由於俄國守軍執行了沙皇的焦土政策,遷走居民,破壞鐵路,燒毀居民點,清空或焚毀物資,華軍的進軍並沒有遇到多少抵抗,最大的敵人隻是西伯利亞的寒冷和荒涼。

沿著西伯到亞鐵路線,越向西北方向深入氣候越寒冷。目之所及盡是冰雪的世界,很多沒有配備黑sè雪鏡,又有些不注意保護的軍人甚至患了雪盲症,不得不進行救治。華軍動用了大批的重型飛艇空投補給物資,藥品,並回收難以就地救治的傷病員。

到了二月下旬,中鮮卑利亞方麵軍乙集群已經累積非戰鬥減員七千五人,其中一千五人凍死或病死,兩千二餘人致殘,如此可怕的傷亡數字終於在華軍大本營第一次引了ji烈的爭論。

很多文職官員也包括一些陸軍部的高級軍官,都開始建議稍緩行動,待春暖huā開,春汛之後的五月再繼續西進,很多官員更是指責陸總方麵無視軍人的生命,不少人都動了感情,痛陳很多英雄沒有死在戰場上,卻在勝利前倒在如此無謀的盲動之中,死得不明不白毫無價值。

麵對鋪天蓋地的指責鄭宇也不得不要求陸軍方麵給與解釋。

出人意料的,陸軍總參謀長老將江勝這一次的態格外強硬,他公開宣布“西進是我的提議,和其他參謀們無關”隨即對著鄭宇深深一鞠躬,隻簡單扼要地說了一句話:“請您相信國防軍。”

禁衛軍方麵原朱雀集群指揮官張普順的回電異常簡單:“禁衛軍將粉碎當麵的一切敵人,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

鄭宇最後親自帶了一眾大員前往醫院探望北方歸來的傷員,看著很多因嚴重凍傷不得不截肢的傷員,有的依然昏睡不醒,有的神sè憔悴,也有很多卻是滿臉的淡然,鄭宇也不禁心頭沉重。

當被詢問到是否後悔之時,一些軍人也不由得黯然神傷,但卻沒有一個後悔。他們往往隻是憨憨地笑笑,說自己運氣不太好,不過下來的撫恤也足夠養家了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