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郊,順義。
鄭宇看著麵前來回轉著四處亂拱的紅毛大豬,心裏一陣的滿意。
美國杜洛克公豬,後世父係種豬的首選,體形巨大,肉質鮮美,正是這個時代最為優秀的育種豬。[]
這已經是從北美引入的第四批優選種豬了。
這個種豬繁育場一直是鄭宇津津樂道的傑作。
在後世那個通貨膨脹高企的年代,豬肉成為關乎到國計民生,經濟發展,乃至社會穩定的戰略物資。而一輪又一輪通脹的衝擊,卻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進入養殖業,甚至很多投行,著名門戶網站創始人等等也都涉足養豬行業。
鄭宇的銀行,在那個時代也毫無例外地響應政府號召,對養殖企業提供對口扶持,作為信貸骨幹的他本人也深入了解了相當多的信息。
前世的鄭宇並不是甘於寂寞之人。他的一些同學原本就介入了資本市場的各個環節,也包括一些進入直接投資行當的,他本人自從遭遇失戀的打擊之後,也找了些朋友準備轉型產業投資,自然對這些處於風口浪尖的行業又多下了不少功夫。
養殖業,最關鍵的其實是良種。
後世中國養殖業走過的彎路,很大程度是由於缺乏科學的育種繁育體係。
在這個時代,科學和係統化的育種繁育,在養豬業早已應用。後世著名的丹麥長白豬,大體上是1889年由政府協調建立了種豬繁育中心,同時還對應建立了大白豬種群,以雜交方式提升肉豬品質。著名的英係,法係大白豬也早有盛名。
但鄭宇,卻在這個時代引入了後世的一整套完善的育種體製,也就是後來被稱為“中國育種法”的牲畜育種體係。
在這個體係之下,每種牲畜都被製訂了一係列的評價指標,各有權重·以此計算綜合分數,分數越高,越有配種優先權。
以養豬為例,公豬擁有強悍的繁殖力,可以單獨為上百頭母豬授精,因此公豬種豬隻選擇少數最好的·而真正大批量的生產資料是母豬。母豬要考察長度,重量,增肥速度,數量等等,精心挑選之後,養殖在整齊的工廠化豬舍,保持清潔,配置優良飼料,甚至還要定期放些音樂。
在鄭宇設計的體係裏·整個育種過程分為四代,分別由不同的育種場承擔。
曾祖代種豬,都是純種豬,主力群是母係,公豬則選拔最為出色的·用以對母群授精,而且還在開發人工受精技術。
這些種群,分為杜洛克群,大白豬群,長白豬群。
第二代祖代種豬,也是純種豬,要求比曾祖代降低,基本上是挑選曾祖代種豬剩下的作為祖代。
第三代是父母代種豬·是由不同種群的祖代種豬之間進行雜交而形成的二元雜交豬·以發揮雜交優勢。
第四代是肉豬,是父母代種豬主要是杜洛克和長白豬雜交的後代·再與大白豬雜交,最終形成三元雜交豬。
整個四代育種和繁育體係井然有序,優中選優。
每一頭種豬都有編號,並記錄其父母係,乃至第一輪產小豬的數量,不斷篩選淘汰。每一代之後,都要在不同種群之間混雜新鮮血統,避免退化。
就這樣,一代一代繁育下來,每一代的質量都會超過前一代,這種效果累積起來,會產生可怕的質變。
這就是以工業化思路,利用統計學,遺傳學,快速改良品種。
這一套完整的繁育體係,運行了一段時間,盡管祖代豬不過才產了第一代後代,但整個方案已經令人歎為觀止。
包括麵前這位美國杜洛克種豬育種專家德裏克=華多。
“尊敬的陛下,您看這些豬隻,都是上好的優選品種,按您的要求,母豬一律是七對以上的,胸寬而深,四肢粗壯,背膘厚度都在兩公分以下。根據美國那邊的種群追溯,都是最好的家係,屠宰率超過百分之六十,這一點您完全可以放心…···”
“第一批母豬,我聽說第一胎均產仔超過九頭,這在美國也是不得了的數字了······再經過幾代的優選,這個數據會越來越好······”
這位美國加州的杜洛克專家滔滔不絕地說完,鄭宇笑著拍了拍對方的肩膀:“恩裏克,你的眼光自然是不差的。現在看來咱們的路線沒問題,以後還要繼續引入更多種群……這東西每年要更新血緣,還要供應上肉食品的需求,種豬群的規模決定了整個養殖業的規模,這可是個大問題······”
“您放心好了,紐約,新澤西,加州,加拿大的各個主要育種牧場我們都建立了聯係,英國,丹麥和南非那邊我不清楚,至少北美杜洛克這一邊我可以保證供應。”布局,基本上可以滿足這個階段城市居民飲食結構改善的需巔,也能夠逐步提升國民體質,促進兒童腦發育和身體發育。
這個育種場的結構,已經迥異於傳統印象裏髒兮兮的豬圈。